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1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0-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杨勤忠, 杨佩文, 王 群, 刘继梅, 鄢 波, 李家瑞, 黄兴奇
    2001, 15(4): 241-247 . 
    摘要 ( )   PDF(397KB) ( )  
    根据已知的NBSLRR类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了两组简并引物用于扩增广谱抗稻瘟病品种云系2号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结果一共获得11类的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及16类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所有11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系列均含有NBS-L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如P-loop、Kinase 2、Kinase 3a以及跨膜区域等。所有16类的蛋白激酶的序列均含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所共有的催化区Ⅵ(共有氨基酸序列:DLKPEN)、Ⅷ(共有氨基酸序列:GT/SXXYXAPE)以及蛋白激酶的其他催化区。两条NBS-LRR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YR1、YR12分别与抗病基因I2 C-2及Xa1氨基酸同源性很高(>50%)。7条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的抗病基因同源片段与已克隆的[WTBX][STBX]Xa21、Pto、Lr10[WTBZ][STBZ]等抗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超过60%的相同以及76%~78%的氨基酸类似。
    发育时期对水稻耐低磷胁迫有关性状QTLs检测的影响
    明 凤, 米国华, 张福锁 , 朱立煌, 郑先武
    2001, 15(4): 248-252 . 
    摘要 ( )   PDF(193KB) ( )  
    选用水稻窄叶青8号(籼稻)、京系17(粳稻)以及F1花药培养产生的127个DH株系,在磷素不同处理时期检测根表面积和干物重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QTL)。结果表明,对于相对根表面积性状,处理10 d(3叶期)时检测到一个微效QTL,而在30 d时未检测出控制位点。在两个发育时期都检测到了控制干物重性状的QTL,但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贡献率均不一致。通过对根表面积和干物重性状QTL的定位,进一步证实发育时期与基因型表现存在互作效应,而最后反映在QTL定位的差异上。通过相关分析与检测性状控制位点贡献率的大小,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对于根系形态等适应机制的评价应在早期进行;对水稻耐低磷胁迫敏感度(相对干物重为指标)的评价在磷素处理30 d时为佳。
    应用候选基因定位水稻抗稻瘟病QTL
    樊叶杨, 吴建利, 庄杰云, Hei LEUNG , 郑康乐 ,
    2001, 15(4): 253-256 . 
    摘要 ( )   PDF(148KB) ( )  
    应用经克隆了的已知功能或有潜在功能的DNA序列,即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中156/谷梅2号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进行水稻抗稻瘟病QTL的分析。大部分候选基因在水稻染色体上成簇分布,并且位于已知抗病基因簇区域。应用复合区间法检测到1个调控病斑大小和1个调控病斑数量的QTL,前者位于第1染色体CG36a~RM212区间,贡献率为4.17%,抗性等位基因来自父本谷梅2号;后者定位于第2染色体CG18a~RM263区间,贡献率为6.25%,抗性等位基因来自母本中156。同时检测到2对控制病叶面积和1对控制病斑大小的基因互作。这些QTL和互作基因涉及抗性基因同源序列、离子通道调控子以及编码致病相关蛋白和几丁质酶的基因,表明候选基因的应用有助于揭示QTL的功能。玉米锈病抗性基因Rp1与稻瘟病抗性有关,提示了利用水稻这个模式作物来克隆较大基因组中有利基因的可能性。
    籼粳交DH群体和RIL群体的构建及籼粳分化
    程式华, 毛传澡, 占小登, 斯华敏, 孙宗修
    2001, 15(4): 257-260 . 
    摘要 ( )   PDF(137KB) ( )  
    对籼粳杂交组合“02428(粳)/特青(籼)”F1进行一步成苗法花药培养,对该组合的分离世代采用连续自交随机选择,分别获得由132个株系组成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和由157个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通过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两个群体的籼粳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DH群体还是RIL群体,各株系的籼粳形态指数和分子标记指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但RIL群体的偏态性强于DH群体,且明显偏父。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稻米理化品质和配合力分析
    陈善福, 沈圣泉, 吴殿星, 夏英武, 舒庆尧
    2001, 15(4): 261-264 . 
    摘要 ( )   PDF(132KB) ( )  
    利用300 Gy 60Co-γ射线辐照籼型保持系龙特甫B和Ⅱ32B,获得了多种类型的叶色突变体(分别记为LBn和ⅡBn)。对其中的13个LBn和7个ⅡBn的稻米理化品质测定结果显示,LBn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碱消值(ASV)和胶稠度(GC)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但淀粉粘滞特性(RVA谱)变异较大。而在ⅡBn中,ⅡB11的AAC、ASV和GC与亲本Ⅱ32B有极显著差异;ⅡB9的GC也与亲本差异极显著。ⅡB11和ⅡB9的RVA谱也与Ⅱ32B存在差异。配合力分析表明,由突变体LB3和ⅡB2转育而成的带叶色标记不育系LA3和ⅡA2的配合力与各自的亲本相仿。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杨惠杰 , 李义珍, 杨仁崔 , 姜照伟, 郑景生
    2001, 15(4): 265-270 . 
    摘要 ( )   PDF(188KB) ( )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 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而收获指数对稻谷产量的贡献较小。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期和后期,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中期和后期的群体生长率(CGR)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而前期CGR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茎叶干物质输出量构成籽粒产量平均为24%(福建龙海)和33%(云南涛源),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一地点,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CGR显著大于生长日数。
    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利用特点
    陈进红, 郭恒德, 毛国娟, 陶稚彪, 张国平, 赵伟明
    2001, 15(4): 271-275 . 
    摘要 ( )   PDF(142KB) ( )  
    对超高产与高产杂交粳稻干物质生产及N、P、K养分积累、分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物质生产上,超高产杂交粳稻具有单丛干物重高、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多、积累比例高,经济系数高的特点。在养分积累、分配与利用上,超高产条件下,稻株对N、P、K三要素的吸收量增加,特别是P、K的吸收量增加明显;成熟期在籽粒与茎中N、P、K的分配比例较高,而在叶片、叶鞘中的分配比例相对较低;同时,养分效率系数、养分收获指数及养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高产条件下的效率参数,特别是以籽粒产量为计算基础的养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高产条件下的养分利用效率。
    不同类型水稻的根系分布特征比较
    吴伟明, 宋祥甫, 孙宗修, 于永红, 邹国燕
    2001, 15(4): 276-280 . 
    摘要 ( )   PDF(165KB) ( )  
    对不同类型水稻的根系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籼型水稻和粳型水稻的根系垂直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20 cm以下的根系干物重占总根重的百分比籼型水稻一般在10%以下,而粳型水稻一般高于15%。根深指数对比结果同样表明了这一趋势,粳型水稻的根深指数一般在10以上,而籼型水稻的根深指数一般低于10。上述两个指标均表明,与籼型水稻相比,粳型水稻具有明显的深扎根性。亚种间杂交水稻的根系分布更接近粳型水稻。
    密肥条件对水稻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苏祖芳, 周培南, 许乃霞, 张亚洁
    2001, 15(4): 281-286 . 
    摘要 ( )   PDF(151KB) ( )  
    以迟熟中粳稻9516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栽插密度(行距)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植株总吸氮量和穗部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穗部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栽插行距不同总吸氮量有差异。不同处理抽穗期群体总颖花量、植株吸氮量变化幅度较大,抽穗期单位氮素相对产颖花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因而可以根据预期产量指标的颖花量和不同地力单位氮素相对产颖花能力,计算得出抽穗期相对吸氮量,并除以抽穗期氮肥利用效率,就可较确切地算出水稻的施氮量,为生产上定量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耐超干性差异及其热稳定蛋白的研究
    朱 诚, 刘 信, 曾广文, 景新明, 吴 平
    2001, 15(4): 287-290 . 
    摘要 ( )   PDF(153KB) ( )  
    以不同水稻品种(籼稻、粳稻、杂交稻等)为材料,研究了品种之间种子耐超干能力的差异及其与热稳定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粳稻品种(春江15和春江683)不耐超干,当含水量降低至4.5%以下,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极显著下降,而籼稻品种(J106和J174)耐超干能力强,含水量降低至3.5%以下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没有影响,杂交稻(汕优63)和中香糯介于两者之间。耐超干的品种存在一特异性的热稳定蛋白条带,其分子量为36.3 kD,而不耐超干的品种种子无此条带,这表明水稻的耐超干性与该热稳定蛋白有关
    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发芽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林福呈, 李德葆
    2001, 15(4): 291-297 . 
    摘要 ( )   PDF(213KB) ( )  
    在8种培养基膜,多种cAMP、IBMX浓度梯度的琼脂表面膜,不同营养液及pH值条件下,研究了稻瘟病分子孢子发芽和附着胞形成的状况,并对稻瘟病拮抗细菌培养液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 91-11B1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在10000~1000个/mL 和pH值在7.0为最适孢子萌发条件,但不影响附着胞的形成。疏水基物表面、营养饥饿或洋葱表皮细胞表面可以刺激附着胞形成。2.5 mmol/L cAMP和8.0 mmol/L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BMX显著地促进附着胞的形成。与去离子水和水洗法相比,自来水和振落法获得的分生孢子更有利于附着胞的形成。筛选到3株对孢子发芽及附着胞形成有强烈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
    饲料氨基酸对褐飞虱及其蜜露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傅 强 , 张志涛, 胡 萃, 朱智伟, 赖凤香
    2001, 15(4): 298-302 . 
    摘要 ( )   PDF(167KB) ( )  
    利用氨基酸组成不同的全纯人工饲料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进行饲养,研究了饲料氨基酸对该虫及其蜜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对试虫体内游离氨基酸有明显影响。在不能摄入任何氨基酸的试虫体内,游离氨基酸总量降至可以获得全部氨基酸的试虫的63.2%,其中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下降明显,但蛋氨酸增多。在仅能摄取到非必需氨基酸的试虫体内,蛋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与不能摄取到任何氨基酸的试虫处在同一水平,甚至明显低于后者;苏氨酸和组氨酸则明显高于可以获得全部氨基酸的试虫,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亦达到了后种试虫的含量水平,缬氨酸的含量虽然低于后者,但与仅能摄取到必需氨基酸的试虫处在同一水平。2)蜜露中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基本与饲料内的相一致,但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别,而且少数不存在于饲料中的氨基酸可以在蜜露中检测到。文中对必需氨基酸的补偿代谢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褐飞虱体内至少可以合成苏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缬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
    经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对褐飞虱体内几种酶及水稻受褐飞虱为害程度的影响
    刘井兰, 吴进才, 袁树忠, 徐建祥, 姜永厚
    2001, 15(4): 303-308 . 
    摘要 ( )   PDF(162KB) ( )  
    褐飞虱5龄若虫在不同除草剂不同剂量处理的水稻上短期取食(取食1 h)和长期取食(3龄若虫取食至5龄,约7 d),然后测定其体内代谢酶、保护酶的变化。褐飞虱取食除草剂处理的水稻后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论是短期取食还是长期取食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未施用除草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稻乐思、苯达松低剂量、丁草胺高剂量处理短期取食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所有处理长期取食明显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除了稻乐思300 mL/hm2和苯达松1500 mL/hm2处理短期取食低于对照外(但没有达显著差异),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褐飞虱在除草剂处理的水稻上蜜露排泄量显著增加,水稻受害程度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加重。除草剂处理后的水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加而蔗糖含量下降,由此表明除草剂施用后对水稻和褐飞虱具有双向效应
    实验技术
    用水稻苗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估算水稻剑叶光合功能期的方法研究
    曹树青, 陆 巍, 翟虎渠, 盛生兰, 龚红兵, 杨图南, 张荣铣,
    2001, 15(4): 309-313 . 
    摘要 ( )   PDF(191KB) ( )  
    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8个水稻品种不同叶位连体与离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全展后(或离体后)叶绿素含量变化可明显划分为相对稳定期和速降期两个阶段。离体与连体叶片、不同叶位叶片间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均呈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测定其他34个品种幼苗期离体第6叶和连体剑叶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并进行若干方程曲线拟合表明,用多项式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系数最大(r=0.9619,P< 0.01)。用该拟合方程对另外10个品种剑叶的光合功能期估算并与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估算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实测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8和0.9913(P < 0.0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关系的存在。
    研究简报
    粳型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童继平, 吴跃进, 吴敬德, 刘贵富, 郑乐娅, 余增亮
    2001, 15(4): 314-316 . 
    摘要 ( )   PDF(98KB) ( )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56 × R8018选”的F6 选种圃中,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表现半矮秆。 说明该半矮秆突变材料的矮生性表达为显性, 无细胞质效应。F2 群体植株株高性状发生分离,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说明该半矮秆材料的矮生性表达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水稻胡麻斑类似病危害转Bt稻“克螟稻”初报
    唐 健, 叶恭银, 杨保军, 赵新华, 蒋跃南, 舒庆尧, 袁筱萍
    2001, 15(4): 317-319 . 
    摘要 ( )   PDF(99KB) ( )  
    于田间转Bt稻“克螟稻”稻叶上观测到一种病斑,病斑中心和周围均呈褐色,长椭圆形与稻胡麻斑病类似,平板上分离到的病原菌菌丝呈灰褐色,菌丝有多个隔膜,分生孢子梗成丛,但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特征与稻胡麻斑病不吻合。从为害级别和严重度上分析克螟稻对胡麻斑类似病的感病程度远远超过其亲本秀水11。克螟稻叶片间发病速率增长迅速,而秀水11叶片间发病速率增长缓慢。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致病镰刀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高同春, 叶钟音, 王 梅, 马严明
    2001, 15(4): 320-322 . 
    摘要 ( )   PDF(113KB) ( )  
    对345份采自安徽凤阳、蒙城、定远等地的水稻立枯病病样进行了分离,获得了58个致病的镰刀菌单孢株系,经鉴定为6个种,其中以串珠镰刀菌比例最大,占60.35%,砖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茄类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多隔镰刀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0.35%、13.79%、5.17%、6.90%和3.45%。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串珠镰刀菌的致病力最强;病菌在根中部和根基部的侵染发病率高于根尖和茎基部。不同培养液培养镰刀菌的滤液可以引起相同或更严重的症状。
    苯并噻二唑诱发水稻对白叶枯病的系统获得抗性
    宋凤鸣, 葛秀春, 郑 重, 谢 艳
    2001, 15(4): 323-326 . 
    摘要 ( )   PDF(137KB) ( )  
    用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 BTH)(0.5 mmol/L)、水杨酸(1 mmol/L)、硝酸镍(0.5 mmol/L)、多效唑(300 mg/L)和烯效唑(40 mg/L)处理4叶1心期稻苗后接种白叶枯病菌,病斑长度明显降低。BTH对白叶枯病病菌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BTH诱发稻苗对白叶枯病抗性的最佳浓度为0.5~1 mmol/L;在诱发处理和接种之间至少需要2 d才能诱导抗性,间隔7 d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诱导抗性的持久期至少15 d。BTH处理稻苗第2叶,可使未处理的第3和第4叶上也表现出诱导抗性,但处理后至少需要24~36 h上部叶片才表现出诱导抗性。结果表明,BTH诱导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是一种系统获得抗性反应。
    茶陵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稻谷印痕的研究
    张文绪, 席道合
    2001, 15(4): 327-329 . 
    摘要 ( )   PDF(136KB) ( )  
    用扫描电镜对独岭坳遗址红烧土中解剖出来的15粒稻谷印痕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其粒形似籼而双峰乳突纵横排列特征近于粳稻,尚留有茶陵野生稻的某些特征,推测属于二向演化的原始小粒栽培粳稻类型。
    水稻烯效唑浸种对秧苗影响的解剖学观察
    李莹, 陈凤玉
    2001, 15(4): 330-332 . 
    摘要 ( )   PDF(205KB) ( )  
    以30 mg/L的烯效唑(S-07)乳剂浸种24 h, 于3叶1心期取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皮细胞和茎横切面,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叶绿体结构。经烯效唑处理的叶表皮细胞变短,叶表皮细胞的形状由锥体变为长方体,细胞之间的间隙变得紧密。茎横切面厚度增加,薄壁细胞增大,厚度比对照增厚44.4%左右,表明S07延缓水稻秧苗生长主要是使细胞缩短,间隙变小,而不是减少细胞数量。而抗倒性的增强,主要是由于增加茎秆壁的厚度。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S-07可改变叶绿体的结构,使得类囊体增多,排列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