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排行

    Baidu Google scholar CSCD Crossref WebOfScience Sciencedirect
    文章出版日期: 一年内|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当前选项: Baidu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黄发松,孙宗修,胡培松,唐绍清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547)      PDF (410KB)(4073)    收藏
    就食用稻米组分、稻米品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传统的品质研究思路,分析了食用优质稻米研究与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即稻米品质性状的静态研究较多,动态形成的研究较少;对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淀粉的结构研究较少;淀粉代谢和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动态研究较少。为此提出稻米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中急需开展的研究内容及与其配套的研究新方法和新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858)
    2. 优质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
    陈 能,罗玉坤,朱智伟,张伯平,郑有川,谢黎虹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776)      PDF (294KB)(4048)    收藏
    对全国各地选送的78个优质米样品进行了食用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其中理化指标包括:粒长、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度、透明度、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蛋白质等9项指标。结果表明:(1)籼稻的粒长因子、垩白因子对食味有极显著正线性效应,粒形因子对食味有极显著负线性效应,对食味的重要性顺序为:粒长因子>粒形因子>垩白因子;(2)粳稻的透明度(级)与食味呈显著负相关系。并对农业部部颁“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中,籼、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的Ⅰ、Ⅱ级米的划分标准作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671)
    3. 水稻品种T984和Pecos的广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
    熊振民,闵绍楷,程式华,曹立勇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3783)      PDF (415KB)(2025)    收藏
    通过广泛测交筛选,发现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的籼粳复交后代T984和美国粳型品种Pecos具有亚种间杂交的广亲和性。T984与8个籼型和7个粳型测验种的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5.8% 和76.8%,表现广谱型的亲和性。Pecos与2个籼型和2个粳型测验种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66.4%和77.9%, 属偏粳型的广亲和性品种。T984对籼、粳型测验种杂交F1和Pecos对籼型测验种杂交F1在单株生产力、单株穗数、株高等性状上存在着较强的正向超亲优势。Pecos对粳型测验种杂交F1除了株高和穗长外,其余性状投有超亲或表现负向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90)
    4. 高产早稻品种理想型性状的研究
    周清明,康春林,尹大德, 蒋佐昇,伏 军, 李 娟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300)      PDF (510KB)(2158)    收藏
    在1989~1990年两年试验的基础上,对19个早籼和8个早粳高产品种的193个性状的育种值进行了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1)早籼高产品种共有谷草比、单株生物产量、成熟时绿叶剩存率、蜡熟期剑叶胞间CO2浓度等10个理想型性状,由这10个理想型性状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准确率均在93.87%以上且χ2 测验效果好;2)早粳高产品种共有移栽时最大叶长、主茎倒二节间直径等7个理想型性状.由这7个理想型性状建立的回归方程其预测准确率均达97.47%以上,且χ2测验效果好; 3)有3个理想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高(>0.92))。其它理想型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为中等(0.50~0.76)。就几个特别重要的理想型性状对产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85)
    5.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杨惠杰 , 李义珍, 杨仁崔 , 姜照伟, 郑景生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5562)      PDF (188KB)(2915)    收藏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 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而收获指数对稻谷产量的贡献较小。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期和后期,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中期和后期的群体生长率(CGR)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而前期CGR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茎叶干物质输出量构成籽粒产量平均为24%(福建龙海)和33%(云南涛源),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一地点,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CGR显著大于生长日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427)
    6. 结实期温度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孟亚利,周治国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425)      PDF (288KB)(3263)    收藏
    以籼香糯、中籼水晶米、籼型杂交稻汕优63、中粳徐州80-7和晚粳822为供试材料,采用人工气候控温试验对结实期温度与稻米品质主要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稻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受结实期日平均温度影响很大,温度影响可使5个性状的变异分别达到24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4级、3.4个百分点。但不同品种的同一品质性状对结实期温度反应的敏感程度有一定差异。结实期温度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既存在品种类型间差异,又因不同温度区段而异,特别是直链淀粉含量与温度的关系。结实期25~27℃日均温度区段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27℃以上高温的影响很小。结实期较低温度对多数品质性状的提高是有利的,如有利于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米率降低、中和低含量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糯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以及稻米糊化温度的降低,但较低温度不利于多数品种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98)
    7. 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程方民, 钟连进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656)      PDF (150KB)(3828)    收藏
    通过多个不同类型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生态条件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稻米品质各性状可根据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变异系数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垩白度对气候条件变化最敏感,粒形、粒长等性状较迟钝,而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居中;同一品种晚播与早播相比,一般稻米的垩白度小、整精米率高、碱解值大,而直链淀粉含量的表现则与品种本身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有关;在影响稻米品质的诸气候生态因子中,水稻灌浆结实期间的日平均温度的作用最大,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平均温差和平均日照时数次之,而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降雨量最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55)
    8.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5456)      PDF (127KB)(3686)    收藏
    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现有不育系的改良,新不育质源的发掘,高配合力恢复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超高产育种探索等。指出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新的育种材料和探索新的育种方法是21世纪杂交水稻发展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43)
    9.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5480)      PDF (233KB)(3260)    收藏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9)
    10.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评价与利用
    陈志谊,许志刚,高泰东,倪寿坤,严大富,陆 凡,刘永锋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147)      PDF (166KB)(2792)    收藏
    从稻田土壤、纹枯菌菌核、病斑和水稻植株上共分离获得1437个细菌分离物。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它们对水稻纹枯菌的拮抗能力。其中拮抗能力强的菌株61个,占4.8%;没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486个,占38.1%;其余57%的菌株是略有拮抗作用。24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盆栽生物测定表明,其中有9个菌株的防效在60%以上。挑选了6个菌株在田间进一步测试其防效,结果证实了B91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1994~1997年连续4年在姜堰、吴江和句容3个基点示范推广使用B916发酵液防治水稻纹枯病,累计面积为2000 hm2以上。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B916发酵液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为害,防效为50.0%~81.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4)
    11.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伟妮1鲁剑巍1, *何予卿2李小坤1李慧1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 (6): 645-653.   DOI: 10.3969/j.issn.10017216.2011.06.012
    摘要9407)      PDF (949KB)(4769)    收藏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两种肥料配施。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米质性状,如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稻谷长宽比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氮、磷肥的施用还可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青米率。施用氮、磷、钾肥后,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 kg籽粒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且3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3)
    12. 聚乙二醇诱导水分胁迫引起水稻光合下降的原因探讨
    孙骏威, 杨勇, 黄宗安, 金松恒, 蒋德安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657)      PDF (364KB)(2746)    收藏
    在水稻品种Azucena(粳稻)6叶期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EG处理浓度提高,净光合速率(Pn)呈下降趋势, 但各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第一阶段, 在10%PEG处理下Pn显著下降,色素和叶绿素荧光保持不变,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反而上升,表明为非气孔因子限制光合速率;第二阶段,在15%PEG处理下色素和叶绿素荧光虽开始变化,Pn继续降低, 并伴随Gs和Ci的下降而下降,因此气孔导度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第三阶段,在20%PEG处理下Pn继续降低,Gs虽下降,但Ci并没有进一步下降,而色素和荧光参数均进一步下降,此时光合膜的损伤成为限制光合的主导因子。上述结果表明,严重水分胁迫虽使光合机构吸收和传递光能效率下降,但过剩的激发能仍可能导致活性氧积累;尽管水稻叶内启动了超氧化物防御系统,但仍能导致光合器官受损及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2)
    13.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叶文培,谢小立,王凯荣,李志国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706)      PDF (1308KB)(3206)    收藏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了水稻每1 m2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但秸秆还田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施用氮、磷、钾肥条件下,秸秆还田使早稻产量增加1288%(2005年)和1003%(2006年),效果显著;而晚稻仅增加133%(2005年)和261%(2006年),增产作用不明显。造成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晚稻生育期的温度等气候条件对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影响的不同及秸秆还田到水稻移栽这段时间的长短会对有机酸和CO2等物质的浓度产生影响。还对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1)
    14. 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及有效途径
    江立庚, 曹卫星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112)      PDF (124KB)(3088)    收藏
    阐述了水稻高效吸收和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分析了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遗传潜力和改良途径以及农田资源管理技术对氮素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31)
    15. 低温对水稻不同耐冷品种幼苗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王国莉, 郭振飞,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341)      PDF (103KB)(3214)    收藏
    选用水稻耐冷品种湘糯1号和冷敏感品种IR50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水稻幼苗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水稻两品种的光合速率迅速降低,冷敏感品种比耐冷品种下降幅度更大。低温下湘糯1号PSⅡ反应中心和天线系统受到的伤害轻,反应中心过剩激发能积累少,可藉较高的qP和qN进行过剩光能的耗散,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低温伤害,而冷敏感品种qP下降快,Ex增加较多,但qN却随低温延长而下降,说明它的反应中心和天线系统都受到了严重的低温伤害,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08)
    16. 影响水稻叶片光合日变化因素的分析
    翁晓燕,蒋德安,陆 庆,饶立华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3820)      PDF (257KB)(3089)    收藏
    选择典型的干热天气,测定了盆栽水稻二九丰孕穗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考查了光强、叶温、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早晨8:30以前,光合速率的上升主要是光强造成的;光合速率在8:30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其间光合速率的降低,尤其是“午睡”期间的下降,气孔因素是主要限制因子;下午14:30~18:00,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一定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与光强、气孔导度、叶温和相对湿度有一定关系,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06)
    17. 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盛婧,陶红娟,陈留根,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5964)      PDF (1125KB)(3131)    收藏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进行温度试验,研究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40℃高温处理后籽粒结实率显著降低,粒重下降,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变差。不同水稻品种对灌浆结实期温度的响应表现不一致。在试验条件下,华粳1号开花受精的敏感温度为35℃,而特优559开花、灌浆结实的最适温度为30℃,该温度处理结实率、粒重较高,外观品质以及食味品质较优。此外,灌浆结实期不同时段的高温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结实率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是开花后1~5 d,粒重对高温最敏感的时期是开花后11~20 d;而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主要在花后16~20 d,25 d后温度处理影响较小。因此,灌浆前期适宜的温度条件对水稻优质栽培意义重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02)
    18. 栽培密度和施肥方法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吕川根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3975)      PDF (217KB)(2331)    收藏
    选用早籼品种二九丰和浙辐802,晚粳品种秀水48和矮粳23,分别在1986年早季和晚季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比密植)和分次施氮(比一次施氮)有提高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米粒透明度的趋势,而施用钾肥有降低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的趋势,而施用钾肥对米粒垩白度无明显影响。稀植降低米粒长度,分次施氮有增加米粒长度的趋势,施钾则对米粒长度无影响。密度对蛋白质含量影响因品种而异,分次施氮能明显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有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各处理对支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胶稠度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94)
    19.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朱 诚, 傅亚萍, 孙宗修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073)      PDF (232KB)(2777)    收藏
    对超高产水稻培矮64S/9311和协优9308从抽穗到籽粒成熟过程中剑叶中H2O2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组织自动氧化速率、脂氧合酶(LOX)及保护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协优9308的剑叶衰老较慢。2个材料的剑叶叶片衰老可能原因是叶片内SOD、CAT、ASP活性过早下降,LOX活性增加,进而导致膜脂过氧化,使活性氧代谢失调,引起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培矮64S/9311的各项生理指标比协优9308早衰老,而且乳熟期是培矮64S/9311早衰的关键时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87)
    20. 中国主栽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庄杰云, 施勇烽 ,应杰政,鄂志国,曾瑞珍,陈洁,朱智伟
    中国水稻科学   
    摘要4378)      PDF (280KB)(2870)    收藏
    以前期筛选的微卫星标记为基础,并在4个染色体上增加新标记,进一步检测了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亲本,推荐了24个微卫星标记(每条染色体2个)作为水稻品种鉴别的标记;除了63个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亲本外,这24个标记还应用于检测41个主栽杂交稻组合,并确定了各个标记在试验材料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类型。通过杂交稻组合与其亲本的标记匹配性检验,确认了杂交稻母本的高真实性,提高了恢复系数据的可靠性,剔除了1个假杂交稻,建立了103个水稻材料×24个标记的主栽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数据库,并分析了数据库中各个标记、各组材料的多态性表现。此外,还讨论了材料真实性和典型性对数据库构建的影响,提出了水稻品种间差异判别标准的建议及其应用风险和解决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