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2年, 第1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的DNA多态性研究
    刘 殊,程 慧,王 飞,朱英国
    2002, 16(1): 1-5 . 
    摘要 ( )   PDF(265KB) ( )  
    利用RAPD引物对我国杂交稻主要的31个恢复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5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8个引物扩增恢复系的基因组DNA,选取9个引物的扩增结果进行分析,共获得78条带,其中61条带为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8.7个标记信息。由UPMGA方法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了31个恢复系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它们的系谱关系基本吻合。
    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徐建龙 ,薛庆中 ,罗利军 ,黎志康
    2002, 16(1): 6-10 . 
    摘要 ( )   PDF(142KB) ( )  
    应用292个 Lemont/ 特青F13重组自交系(RILs)和272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粒重及籽粒长、宽、厚、长/宽、体积和容重6个相关性状的遗传。所有性状在RILs中出现超亲分离。粒重与其他籽粒性状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涉及籽粒品质的容重与粒宽、粒厚呈显著负相关。检测到影响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主效QTL 48个和互作位点38对,这些QTL解释了各性状55%以上的表型变异。80%以上的主效QTL呈现一因多效或生理相关。QGl3和 QGl2等通过籽粒体积间接影响粒重, Lemont增效等位基因有利于籽粒品质的改良,而QGw5、QGt1和QGv7的特青增效等位基因增加粒重同时降低籽粒容重及品质。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不同QTL的重组,有望在增加粒重的同时改善籽粒品质。
    稻米垩白三维切面的遗传分析
    曾大力 ,钱 前 ,阮刘青 ,滕 胜 ,国广泰史 ,藤本 宽 ,朱立煌,
    2002, 16(1): 11-14 . 
    摘要 ( )   PDF(137KB) ( )  
    以典型的籼/粳交(窄叶青8号/京系17)DH群体为材料,采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从横切面、侧面和腹面3个层面对127个DH株系的垩白大小进行了立体分析;并结合该群体业已构建的染色体图谱检测控制垩白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对横切面的分析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RZ617~G2132、ATT42B~RG98和CT462~RG574标记区间内。对侧面的分析也检测到3个QTLs,其LOD值的最高峰位点与横切面分析完全一致。对腹面的分析检测到3个QTLs, 分别位于第8、11和12染色体上的GA376~CT195、RZ638~RG304和CT462~RG574标记区间内,其加性效应来源与横切面和腹面分析的一致。3个切面的有关QTL的LOD值的分布峰区和最高峰位点的一致或相互覆盖也表明,应用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分析稻米垩白任一切面的数据均可定位控制垩白大小的QTL。
    水稻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的定位初报
    马良勇,庄杰云,刘光杰,闵绍楷,李西明
    2002, 16(1): 15-18 . 
    摘要 ( )   PDF(142KB) ( )  
    应用由90个株系组成的TN1/鬼衣谷F3群体,分析了水稻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 (t)与DNA标记的连锁关系。应用隐性极端群体法,将[WTBX][STBX]Wbph6[WTBZ][STBZ](t)定位于第11染色体短臂,与SSLP 标记RM167的遗传距离为21.2 cM。
    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 ,邓志瑞 ,翟虎渠 ,唐运来 ,韩国标 ,张荣铣 ,盛生兰,龚红兵 ,杨图南
    2002, 16(1): 19-23 . 
    摘要 ( )   PDF(134KB) ( )  
    利用籼型水稻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组的4 ×4 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1) 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85%,说明两者可以作为育种指标。(2)两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说明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根系活力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衰退值以加性效应为主。(3)龙特甫A和镇恢084具有较高的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可作为优良亲本利用。(4)根系活力及其衰退值均表现正向优势(衰退值负向优势为好),表明利用杂种优势改良根系生理活性这一性状比较困难,但通过亲本的适当选配仍能获得强优势组合。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张恒木 ,陈剑平 ,薛庆中 ,雷娟利
    2002, 16(1): 24-28 . 
    摘要 ( )   PDF(224KB) ( )  
    基于RT-PCR策略克隆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浙江分离株基因组S10,并测定了它的全序列。结果表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浙江分离物(RBSDV-Zj)基因组片段S10全长1801 nt(EMBL登录号为AJ297433),仅含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一个63.1 kD的多肽,与日本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10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3.8%和96.2%;与意大利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的基因组片段S10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87.7%和92.0%,推测它们是同一病毒的不同地理小种。
    水稻 (Oryza sativa L.)花粉及花药壁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卢永根 ,冯九焕,刘向东,徐雪宾
    2002, 16(1): 29-37 . 
    摘要 ( )   PDF(515KB) ( )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水稻花粉及其花药壁层的发育过程,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伴随核内染色体变化的同时细胞质发生了“改组”现象,主要表现为核糖体分布密度的规律性变化,这标志着孢子体向配子体的转变。(2) 小孢子外壁的发育始于四分体晚期,最早表现在四分孢子质膜上沉积了少量的壁物质。随后沉积增多,至小孢子早期即形成初生外壁。此后外壁发育迅速,到小孢子晚期外壁已基本发育完成。(3)小孢子中期,小孢子细胞核的双层核膜局部分开,并逐渐扩张成一个“大泡”。核膜扩张在这一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4)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小孢子母细胞形成之初,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内质网极少;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绒毡层胞质浓缩,细胞内出现“空腔”,内质网丰富;到了小孢子中期,仍有较多堆叠的内质网,此后逐渐消失。表明内质网在绒毡层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物质合成及运输作用。(5)花粉完全成熟时,花药中层细胞的壁以及绒毡层的外切向壁紧贴在一起,形成了一叠合的“壁”结构。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生理模型的研究
    王 熹, 陶龙兴, 俞美玉, 黄效林
    2002, 16(1): 38-44 . 
    摘要 ( )   PDF(260KB) ( )  
    观察比较了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和高产杂交稻协优63的生理特性。与高产杂交稻协优63相比,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表现出两个明显的顶端优势,即营养生长期间的“茎蘖顶端优势”和灌浆成熟期间的“粒间顶端优势”。认为这两优势是协优9308超高产的生理特性和基础,据此提出以单茎(蘖)物质生产优势为基础,以“两个顶端优势”为中心的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的“生理模型”,即(1) 协优9308 干物质生产能力高,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生产量达120 g;抽穗后仍具有较高生产力,此间生物产量占总生物产量的40%。(2) 营养生长期“茎蘖顶端优势”显著,有效分蘖终止期较早,出现在移栽后2周左右,幼穗发育整齐,成穗率>65 %。(3) 灌浆成熟期“粒间顶端优势”显著,优势粒灌浆势高,齐穗后第2周便达到灌浆势的峰值,此后仍保持一定的灌浆能力;劣势粒灌浆进程比优势粒滞后,在临近成熟时,仍未出现灌浆势峰值;支撑劣势粒灌浆势不减的生理机制是:根系衰老迟缓,花后物质运转势较高,功能叶衰老迟缓。这一超级杂交稻“生理模型”的经济产量指标是11~12 t/hm2。
    杂交稻与常规稻对涝渍环境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李阳生 , 李绍清 , 李达模 , 李振声
    2002, 16(1): 45-51 . 
    摘要 ( )   PDF(151KB) ( )  
    利用形态和产量性状指标,比较分析了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淹涝胁迫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性。在深水涝渍条件下,杂交稻生长发育普遍快于常规稻,单蔸苗数显著高于常规稻,有效穗相对受害率低于常规稻,因而单蔸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分蘖期遭受淹涝胁迫杂交稻的忍耐力优于常规稻,淹涝后的活苗率显著高于常规稻;而且,受淹涝后的杂交稻比常规稻能更快地恢复生长,成熟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是成穗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相对受害率极显著低于常规稻,单蔸产量的受害程度低于常规稻。孕穗期淹涝胁迫后,杂交稻和常规稻之间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 , 付志红 , 沈君辉 , 张亚辉
    2002, 16(1): 52-56 . 
    摘要 ( )   PDF(129KB) ( )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苗期单株鉴定、分蘖盛期单株鉴定、蜜露量测定和若虫发育历期测定5种方法,分别测定了6个新近育成的、不同类型的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多数品种在苗期接虫鉴定情况下的抗性表现都是一致或十分接近的,而且与品种的类型和抗感性无关。但少数品种随着苗龄的增大,其抗虫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与分蘖盛期接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初步将蜜露斑面积与抗性级别的关系拟定为:蜜露斑面积[mm2/(雌虫·d)] 0~100.0≈ 0~3级,100.1~200.0≈5级,>200.1 ≈ 7~9级。综合多项测定指标,认为分蘖盛期接虫鉴定较苗期鉴定更能准确地反映水稻品种成株期的抗性水平;苗期群体筛选和蜜露量测定是水稻抗飞虱的两个快速、便捷、准确的鉴定方法。
    水稻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过氧化物酶定位的超微观察
    杨民和 , 郑 重 , Jan E. LEACH
    2002, 16(1): 57-62 . 
    摘要 ( )   PDF(282KB) ( )  
    利用联苯胺蓝(3,3'-diaminobenzidine, DAB)染色法原位检测了水稻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H2O2和过氧化物酶被诱导产生和积累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病原菌接种后,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在伤口、气孔保卫细胞及病菌侵染点等3种情况下可以检测到染色反应。在水稻-稻瘟病菌非亲和性互作中,H2O2产生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快,并逐渐积累到较高的水平;而在亲和性互作反应中,H2O2产生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被延迟,积累水平较低。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非亲和性互作反应中,过氧化物酶主要定位于被侵染寄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侵染菌丝周围及由膜系统构成的囊泡膜上;而在亲和性互作反应中,早期(接种后16 h)几乎难以观察到过氧化物酶的聚集,后期(接种后30 h)过氧化物酶聚集增多,但仍明显低于非亲和性互作反应。
    用木霉、类木霉对水稻纹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
    唐家斌, 马炳田, 王玲霞, 李 平, 郑爱萍, 陈 红
    2002, 16(1): 63-66 . 
    摘要 ( )   PDF(175KB) ( )  
    从腐烂稻草上分离到6个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经室内初步鉴定属于木霉、类木霉,经PDA平板拮抗试验表明,黄绿木霉的T3菌株抑菌率最大,为52.54%。纤维素酶活力测定试验表明,钩状木霉>黄绿木霉>绿粘帚霉,与抑菌试验结果并不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水稻纹枯病具有一定防效,以T1~T6混合菌喷施处理防效最好,可达32.25%,并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因素有较大提高作用。
    实验技术
    一种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汪秀峰, 杨剑波, 向太和, 李 莉, 倪大虎
    2002, 16(1): 67-70 . 
    摘要 ( )   PDF(268KB) ( )  
    以水稻为模式植物研究了利用碱处理叶片直接用作PCR扩增的模板,并应用于水稻品种种性和纯度鉴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田间育种材料的选择中。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结果可信度高,重复性好,对待测植株的损伤小等特点,它无需高速冷冻离心机及相应的提取DNA的试剂,故试验成本低,检测所需的时间短。尤其是群体较大时,此种方法更是显得经济有效,利用此种方法在1 d内可检测300份样品。
    水稻AFLP指纹银染法显带研究
    朱正歌 , 贾继增 , 孙宗修
    2002, 16(1): 71-73 . 
    摘要 ( )   PDF(188KB) ( )  
    以转基因水稻为材料,对AFLP指纹银染技术及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技巧做了比较详尽的叙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
    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改良方法及其验证
    陈宗祥, 邹军煌, 韩月澎 , 徐敬友, 童蕴慧, 于恒秀, 张亚芳, 潘学彪
    2002, 16(1): 74-76 . 
    摘要 ( )   PDF(118KB) ( )  
    报道了抗水稻纹枯病遗传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体系,包括采用新的接种方法、评定病级指标和适宜调查时间,采用永久性遗传分析群体设置有重复的田间试验,田间保持中肥水平,以及浅水灌溉不脱水等内容。用F2无性系群体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新方法进行了4年的验证试验,证明新方法有相当好的重演性。
    研究简报
    利用外源钾通道基因改良水稻钾素营养
    严蔚东 , 王校常 , 何锶洁 , 汤 利 , 安志装 , 田文忠 , 施卫明 , 曹志洪
    2002, 16(1): 77-79 . 
    摘要 ( )   PDF(186KB) ( )  
    通过基因枪导入法,将外源钾通道基因 (KAT1和AKT1)导入水稻中花8号、中花9号、中花13以及8706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分子检测,证实了钾通道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盆栽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在低钾和高钾两种钾水平下其钾的累积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胚乳外观标记与RVA谱理化指标相结合辅助改良早籼稻食用品质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2002, 16(1): 80-82 . 
    摘要 ( )   PDF(121KB) ( )  
    对具有较低和中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浙辐504和IR64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发现胚乳外观存在4种类型:乳白色、云雾状、透明状及各外观混合体。与胚乳外观紧密关联,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也相应有4种含量水平:明显低AAC变异型、浙辐504型、IR64型和介于双亲的中间型。RVA谱分析表明,不同胚乳外观的淀粉粘滞特性差异明显。透明状外观尽管AAC相仿,但个体间淀粉粘滞性分化明显,只有个别优良品系的RVA谱与优质亲本IR64相似。表明以胚乳外观标记和RVA谱理化指标辅助选择可有效控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粘滞性,是改良早籼稻米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水稻籽粒钾和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刘建祥, 杨肖娥, 吴良欢, 杨玉爱
    2002, 16(1): 83-85 . 
    摘要 ( )   PDF(135KB) ( )  
    采用对低钾胁迫敏感程度不同的3种水稻基因型进行田间试验, 以研究水稻籽粒中钾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低钾胁迫降低水稻籽粒中钾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谷壳中钾含量高于米粒中钾含量,米粒中钾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钾高效基因型在低钾胁迫下谷壳和米粒中具有较高的钾相对含量,其米粒中的粗蛋白相对含量也较高。
    不同氮钾条件下水稻基因型氮、钾积累利用差异
    李华, 杨肖娥, 罗安程
    2002, 16(1): 86-88 . 
    摘要 ( )   PDF(118KB) ( )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和钾水平对杂交稻及其父母本和常规稻氮、钾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3种氮源对水稻氮钾营养吸收、积累利用的影响程度与钾营养状况及水稻品种有关。与常规稻相比 ,杂交稻对硝态氮的营养特性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硝态氮营养可有效地促进杂交稻钾的吸收、积累 ,且其营养特性与父母本密切相关。
    田间发生与室内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的特性比较
    吕仲贤 , 俞晓平 , 陈建明 , 郑许松 , 徐红星 , 张志涛
    2002, 16(1): 89-92 . 
    摘要 ( )   PDF(137KB) ( )  
    比较研究了采自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室内长期用水稻抗性品种Mudgo驯化的褐飞虱生物型2和从广西田间褐飞虱种群中分离获得的田间生物型2的致害性、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特性。结果表明室内和田间生物型2对Mudgo和IR26的致害能力相同,即两者均能成功地致害含[WTBX][STBX]Bph1[WTBZ][STBZ]基因的水稻品种,但田间生物型2对ASD7和IR36的致害性明显比室内生物型2强,说明两者在具有抗性[WTBX][STBX]bph2[WTBZ][STBZ]的水稻品种上的致害性有差异。取食不同抗性品种时,田间生物型2的若虫历期均比取食相同品种的室内生物型2短,两个生物型2在取食ASD7时的若虫历期最长、存活率最低、雌成虫体重最轻、产卵量和蜜露量最少、种群增长指数和营养指数最低。取食IR26的田间生物型2的若虫存活指数和种群增长指数均明显高于取食IR26的室内生物型2的指数,同时也显著高于取食Mudgo的生物型2。建议在进行褐飞虱致害性监测和水稻品种抗性评价时以选用IR26为宜。
    转基因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汕优559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周永力 , 章 琦 , 王春连 , 邢全党 , 翟文学 , 潘学彪, 朱立煌
    2002, 16(1): 93-95 . 
    摘要 ( )   PDF(139KB) ( )  
    采用包括与Xa21相匹配的鉴别菌系在内的12个国际鉴别小种和中国7个病原型,接种由明恢63、盐恢559的Xa21转基因单拷贝抗性纯合系与珍汕97A杂交获得的转基因杂交稻汕优63 (汕优63-Xa21 73个 F1群体和转基因杂交稻汕优559(汕优559-Xa21 13个F1群体,测定转基因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这2个转基因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良的广谱抗性, 抗谱与Xa21基因供体IRBB21相同,非转基因杂交稻表现感病。
    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刘永锋 , 陆 凡 , 陈志谊 , 吉建安 , 陈毓苓 , 高 渊
    2002, 16(1): 96-98 . 
    摘要 ( )   PDF(126KB) ( )  
    对1996~2000年的335份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性的分析,江苏省新品种(系)中常规中籼和杂交籼稻对江苏省稻瘟病菌有很好的抗性,对参试菌株的全抗率分别为76.6%和85.1%,中粳稻和单季晚粳稻对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抗性相对较差,全抗率为18.2%和32.1%。感病的籼稻品种对参试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中的1个菌株感病频率较高,对2个或2个以上的菌株同时感病的频率很低,而感病的中粳稻和单季晚粳稻品种同时对参试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3个或3个以上的菌株表现感病频率较高,并表现出感病谱的多样性。从参试的品种对江苏省稻瘟病菌感病分布情况来看,中G1小种对大多数品种保持了比较稳定的侵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