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8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应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分解水稻产量性状QTL
    杜景红,樊叶杨,王磊,庄杰云
    2008, 22(1): 1-7 . 
    摘要 ( )   PDF(2786KB) ( )  
    以杂合区间为RM587-RM402的水稻剩余杂合体(RHL)衍生群体为材料,应用SSR标记检测,筛选到杂合区间分别为RM587-RM225、RM204-RM6119和RM6119-RM402的3个单株,进一步检测其F2群体,分别获得母本纯合型材料10株、父本纯合型材料10株和杂合型材料20株。种植这3套近等基因系材料,考查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经应用目标区间内等位基因效应分析和交迭重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析,分解出3个控制每穗实粒数的QTL和2个控制单株产量的QTL,这些QTL分别位于物理距离为0.66 ~ 2.49 Mb的区间中,全部表现为加性作用为主,增效等位基因除qNFGP61来自父本密阳46外,其余均来自母本珍汕97B。提出了构建新型遗传材料,提高水稻QTL精细定位效率的策略。
    水稻种胚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刘南南,江玲,张文伟,刘玲珑,翟虎渠,万建民
    2008, 22(1): 8-14 . 
    摘要 ( )   PDF(1640KB) ( )  
    LOX3是主要的水稻种胚脂氧合酶同工酶。为了研究水稻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构建了LOX3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和Kasalath,获得了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鉴定证实基因已经导入水稻基因组中,种胚LOX3缺失鉴定和半定量RTPCR分析证实反义RNA抑制了LOX3基因的表达。对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水分胁迫处理及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反义LOX3转基因植株对水分胁迫、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都表现敏感,说明水稻种胚LOX3基因在逆境胁迫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一份水稻寡分蘖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全基因组差异表达分析
    邓其明,王颖姮,王世全,李双成,李平
    2008, 22(1): 15-22 . 
    摘要 ( )   PDF(1856KB) ( )  
    利用水稻寡分蘖突变体G069与广亲和材料02428杂交和连续回交,建立了寡分蘖基因在02428基因组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02428ft1.在分蘖始期对其分蘖节位的石蜡切片观察表明,寡分蘖基因抑制了水稻侧芽的发生。利用含有59 712个预测基因或已知基因的表达特征序列的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36个cDNA克隆的表达在近等基因系02428ft1中发生了变化,其中27个被激活,30个沉默,受到了寡分蘖基因的明显调控。功能分析表明, 这些受寡分蘖基因调控的基因功能分布较为广泛,包括转录因子、激酶、功能蛋白和调节蛋白等,为水稻分蘖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相关信息。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3个稻瘟病基因改良金23B的稻瘟病抗性
    陈红旗,陈宗祥,倪深,左示敏,潘学彪,朱旭东,
    2008, 22(1): 23-27 . 
    摘要 ( )   PDF(231KB) ( )  
    以C101LAC和C101A51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金23B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复交及一次回交,在分离世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特异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和农艺性状筛选,获得6个导入Pi1、Pi2和Pi33基因的金23B导入系,其中导入系W1对稻瘟病的抗病频率为96.7%,明显高于携带单个基因的C104LAC(Pi1)、C101A51(Pi2)和北京糯(Pi33)。基因聚合后抗病频率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AFLP指纹图谱分析
    陈永军,谢崇华,张景荣,郑文静,胡尚连,魏炘,王琦琳,杞从婷,刘永胜
    2008, 22(1): 28-32 . 
    摘要 ( )   PDF(819KB) ( )  
    初步鉴定了爪哇稻Wanilav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并以2套水稻(Oryza sativa)同核异质材料27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273D(D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273B, 803JW(爪哇型胞质不育系)、803WA(野败型胞质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保持系803B为研究对象,利用AFLP 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JW型不育胞质的指纹图谱,分离了JW型胞质与野败型胞质及保持系的差异片段。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
    黄佳男,王长春,胡海涛,马伯军,严成其,杨玲,
    2008, 22(1): 33-37 . 
    摘要 ( )   PDF(1853KB) ( )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进行了白叶枯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SH5和SH76在苗期的抗谱较广,并且与已知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但与IRBB5(xa5)和IRBB7(Xa7)相似。分别用xa5和Xa7的分子标记2F_1R和M5进行检测,确定SH5和SH76中不含有xa5和Xa7基因。初步推测SH5、SH76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者一个连锁的基因簇群。
    水稻耐光氧化特性的QTL定位
    姜华,姜亮,赵江红,郭龙彪,孙焕明,薛大伟,曾龙军,曾大力,梁国华,钱前,
    2008, 22(1): 38-44 . 
    摘要 ( )   PDF(1699KB) ( )  
    利用由127个株系组成的来源于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和粳稻品种京系17的加倍单倍体群体,以耐性指数和敏感性指数为指标,采用QTL Mapper 1.6统计软件进行水稻耐光氧化反应特性的QTL定位和上位性分析,共检测到控制耐性指数的1个加性效应QTL,位于第3染色体上;控制敏感性指数的加性效应QTL 5个,分别位于第1、1、6、8和9染色体上。还检测到3对影响耐性指数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QTL和5对敏感性指数的上位性QTL。还对41个水稻材料进行了光氧化实验筛选。
    水稻功能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凌英华 ,杨正林,钟秉强, 赵芳明, 查仁明 ,谢戎,何光华,
    2008, 22(1): 45-50 . 
    摘要 ( )   PDF(41KB) ( )  
    以籼型水稻13个不育系和19个恢复系为材料,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两套杂交组合(7×10和9×9),在四川泸州和重庆北碚两个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水稻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遗传特征。剑叶宽、倒2叶长和宽、倒3叶长的遗传变异是由加性和显性效应共同引起的,但叶宽是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叶长则以显性效应为主,剑叶长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显性效应引起,倒3叶宽的遗传变异则主要由加性效应引起。功能叶各性状的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不显著,而叶长的显性效应与环境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套组合中叶宽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叶长,其中最大的是倒2叶宽,分别为58.65%和48.19%。叶长和叶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或负向超亲优势,其中,叶长和叶宽的中亲优势率变幅为446%(倒3叶宽,第1套)~27.53%(倒3叶长,第2套),而6个功能叶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则均大于100%。
    水稻核心种质的育种成效
    周少川,李宏,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周德贵,王志东,缪若维,李康活
    2008, 22(1): 51-56 . 
    摘要 ( )   PDF(965KB) ( )  
    报道了一级核心种质青六矮1号到七级核心种质黄丝占和黄粤占的选育结果。分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在品质育种、高产育种、抗病育种中的育种成效和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育种效率。讨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关键和高效保障以及水稻核心种质育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作。
    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赵庆勇, 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22(1): 57-64 . 
    摘要 ( )   PDF(63KB) ( )  
    以12个新育成的BT型粳稻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对其F1代13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除单株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测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影响,主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作用较突出。穗长、穗颈长、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其余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以六盐A、丹阳941A、98G26A、999A、香粳8016A和95122A较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恢复系以C418、J16、晚161和C76较好。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叶文培,谢小立,王凯荣,李志国
    2008, 22(1): 65-70 . 
    摘要 ( )   PDF(1308KB) ( )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了水稻每1 m2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但秸秆还田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施用氮、磷、钾肥条件下,秸秆还田使早稻产量增加1288%(2005年)和1003%(2006年),效果显著;而晚稻仅增加133%(2005年)和261%(2006年),增产作用不明显。造成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晚稻生育期的温度等气候条件对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影响的不同及秸秆还田到水稻移栽这段时间的长短会对有机酸和CO2等物质的浓度产生影响。还对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出了建议
    低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水稻阶段性磷营养特征
    吴照辉,贺立源,左雪冬,严昶,杨建峰,门玉英
    2008, 22(1): 71-76 . 
    摘要 ( )   PDF(703KB) (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磷胁迫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基因型水稻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磷营养特征。在分蘖期,耐低磷基因型水稻吸磷量无论在何种磷处理条件下均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低磷胁迫时,除99112T外其他耐低磷基因型水稻的磷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到孕穗期,耐低磷基因型水稻在低磷胁迫时仍具有较高的吸磷量,但是磷利用效率与低磷敏感基因型相比却没有明显差异;至成熟期,耐低磷基因型水稻的磷效率的贡献因子依次为:磷利用效率、吸收效率和转运效率。较低的吸磷量是99012S(低磷敏感基因型)在不同生育时期磷效率低下的主因,在生育前期磷吸收和利用效率低下及后期磷利用效率低下是另一个低磷敏感基因型99056S磷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低磷胁迫还滞后了低磷敏感基因型的磷吸收,并随着低磷胁迫的加剧而增强。
    不同叶色水稻叶片的衰老及对光强的响应
    王丹英,章秀福,邵国胜,钱前,徐春梅
    2008, 22(1): 77-81 . 
    摘要 ( )   PDF(780KB) ( )  
    以淡绿叶水稻近等基因系fgl及其正常叶色的轮回亲本浙辐 802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叶色水稻抽穗后叶片的衰老进程,并在水稻抽穗后施以不同强度的光照,研究水稻生育后期光照强度对不同叶色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在自然光强下,淡绿叶水稻fgl的衰老慢于轮回亲本浙辐 802,fgl的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速率均慢于浙辐 802,特别是在灌浆前期和后期;开花后浙辐 802的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的上升均快于fgl。15%的遮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浙辐 802的气体交换特性和光合性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浅叶色的fgl的光合速率较稳定,受光强的影响较小。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罗金燕, 徐福寿,王平,徐丽慧,谢关林,
    2008, 22(1): 82-86 . 
    摘要 ( )   PDF(109KB) ( )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 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 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四川省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遗传分化与致病力
    肖勇,刘明伟,李刚,周而勋,王玲霞,唐杰,谭芙蓉,郑爱萍,李平,
    2008, 22(1): 87-92 . 
    摘要 ( )   PDF(610KB) ( )  
    通过对四川省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55个县(市)水稻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和菌丝融合鉴定,发现分离得到的55株立枯丝核菌菌株除了D42菌株外,其余均属于AG1IA群。还发现其中一些菌株同时能与多个群发生融合,具有桥梁菌群属性。通过离体叶片致病力鉴定发现,各菌株间致病力差异显著。进一步的RAPD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41处,该55株菌株可聚为8类。这一结果表明,在四川特殊的生态区条件下,四川省水稻立枯丝核菌大多数菌株保持了良好的遗传一致性,但少数菌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
    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
    孙超,苏建亚,沈晋良,张玺
    2008, 22(1): 93-98 . 
    摘要 ( )   PDF(48KB) ( )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6类13种杀虫剂对二化螟卵寄生性天敌稻螟赤眼蜂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喷雾法处理稻株不同时间后,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氟铃脲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和雌蜂产卵寄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氟虫腈、噻虫嗪、毒死蜱、三唑磷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存活有极明显不利影响,成蜂接触用药处理2 d和7 d稻叶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00%~98.9%。用氟虫腈、三唑磷处理7 d的稻叶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寄生能力无不利影响,而噻虫嗪处理有显著影响。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药剂对稻螟赤眼蜂成蜂影响的结果表明,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能显著影响F0代成蜂存活、寄生及F1代成蜂羽化。采用浸渍法处理内含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卵时,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成蜂羽化没有不利影响,羽化率达81.4%~91.8%;氟铃脲对蛹、甲维盐对卵和蛹、噻虫嗪对卵也基本没有不利影响,这些药剂对其他虫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胺磷、吡虫啉、三唑磷、氟虫腈、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对稻螟赤眼蜂成蜂羽化有极明显不利影响。说明昆虫生长调节剂噻嗪酮、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对稻螟赤眼蜂没有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因而使用这些药剂防治水稻害虫时,它们对起自然控制作用的稻螟赤眼蜂是友好的。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对耐低钾水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戴高兴,彭克勤,邓国富,萧浪涛,张雪芹
    2008, 22(1): 99-102 . 
    摘要 ( )   PDF(1735KB) ( )  
    以早籼品种瑰宝8号及其变异后代耐低钾水稻为材料,用20%PEG6000模拟干旱,对幼苗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模拟干旱胁迫下,耐低钾水稻幼苗具有相对较高的钾含量、钾素利用效率、生物量、水势、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相关分析表明,水稻幼苗钾含量和钾素利用效率与生物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势呈显著正相关。
    研究简报
    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旧屋后山遗址古稻双峰乳突及稃壳印痕研究
    张文绪,向安强,邱立诚,姚锦鸿
    2008, 22(1): 103-106 . 
    摘要 ( )   PDF(2604KB) ( )  
    用水稻双峰乳突、粒型特征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古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封开杏花河古稻稃壳印痕双峰乳突单体的纵横比平均为1.01,处于籼、粳的分界线上,已处在籼、粳分化初期;双峰乳突判别函数为-0.99,处于籼、粳两亚种之间的中点附近,靠近普通野生稻,表明尚处在籼、粳未分化完成的原始状态;粒型显现出一种长而大粒的野生稻、籼稻中间型特征;相对距离测定表明其性状总体处在野生稻和籼稻的过渡阶段。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群古稻粒型长而宽,大粒无芒,籼、粳属性模糊,属于一种古老的栽培稻;其双峰乳突形态种属特征不清晰,属于一种非籼、非粳、非野生稻的栽培稻种群。
    四种农药及其混合使用对广陵香粳籽粒生长的影响
    顾艳,吴进才,王鹏,杨国庆
    2008, 22(1): 107-110 . 
    摘要 ( )   PDF(589KB) ( )  
    应用粒籽生长模型研究了稻田常用农药单剂、2种、3种及4种农药混合使用对籽粒生长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强势粒饱和生长量(K)、起始生长势(R0)、旺盛生长期干物质累积量(GT)均无显著差异。多重比较表明杀虫双675 g/hm2和4种农药高剂量处理(井冈霉素150 g/hm2+吡虫啉45 g/hm2+杀虫双675 g/hm2+三环唑300 g/hm2)的GT显著大于吡虫啉22.5 g/hm2处理,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总体上3种农药单剂低剂量及其混合物对强势粒影响不大,但对弱势粒K值有极显著的影响。对照的K值大于所有处理,其中以4种农药高剂量混合使用K值最小。吡虫啉22.5 g/hm2处理及4种农药高剂量混合使用的GT显著小于对照。4种农药混合使用,特别是高剂量农药混合使用对弱势粒籽粒增重有显著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