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冬青, 张华丽, 张萌, 李西明, 马良勇. 长江流域主要常规双季早籼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J]. 中国水稻科学, 2017, 31(1): 40-49. |
[2] |
王艳丽,任衍春,张震,王教瑜,毛雪琴,姜华,邱海萍,柴荣耀,杜新法,孙国昌*. 立枯丝核菌不同融合群菌株GP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6): 639-646. |
[3] |
周振玲1,2,王宝祥1,樊继伟1,卢百关1,赵志刚2,江玲2,秦德荣1,万建民2,3 ,徐大勇1,2,*. 江淮稻区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的籼粳分化度和遗传多样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4): 431-437. |
[4] |
孙兴强1,2,周勇军1,陆永良1,陈丽娟2,余柳青1,* . 两种生物型江都杂草稻不同栽播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1): 118-122. |
[5] |
董超, 徐福荣, 杨文毅, 张恩来, 杨雅云, 汤翠凤, 阿新祥, 戴陆园,. 布朗族当前种植稻作地方品种的SSR位点多样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2): 175-181 . |
[6] |
邹成佳,唐芳,杨媚,贺晓霞,李献军,周而勋. 华南3省(区)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2): 206-202 . |
[7] |
王玲,黄雯雯,黄世文,刘连盟,刘恩勇, . 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623-629 . |
[8] |
杨迎青,杨媚,李明海,李勇,贺晓霞,周而勋.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纹枯病菌转化系统的建立 [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6): 617-622 . |
[9] |
陈涛,张震,柴荣耀,王教瑜,毛雪琴,邱海萍,杜新法,姜华,王立安. 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与致病力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 24(1): 67-72 . |
[10] |
张春红,李金州朱 镇,张亚东,赵 凌,王才林,. 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6): 573-582 . |
[11] |
杨 琳,戴伟民,强 胜,宋小玲. 杂草稻和栽培稻叶片下表皮结构特征的观察及聚类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5): 495-502 . |
[12] |
赵庆勇朱 镇,张亚东,赵 凌,陈 涛,张巧凤,王才林,.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2): 141-141~147 . |
[13] |
肖勇 ,李双成,初明光 ,周鹏,关鹏,柳莉,王玲霞,郑爱萍,李平,. 水稻立枯丝核菌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22(5): 541-544 . |
[14] |
王胜军 ,陆作楣,万建民. 采用表型和分子标记聚类研究杂交籼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20(5): 475-480 . |
[15] |
薛利红, 曹卫星, 罗卫红. 不同栽培措施下拔节期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模糊聚类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2): 151-1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