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0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0-09-17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
    研究简讯
    学术讨论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的研究
    卢永根,万常炤,张桂权
    1990, 4(3): 97-105 . 
    摘要 ( )   PDF(898KB) ( )  
    为了探求栽培稻同野生稻种的亲缘关系,采用去壁、低渗和Giemsa染色制片法,比较分析了我国的普通野稻(Oryza rufipogon Griff.)=O. perennis Moench),药用野稻(0.officinalis Wall),疣粒野稻(O. meyeriana Baill.)和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粗线期核型。试验结果表明,最长染色体长度与最短染色体长度的比值,以普通野稻同栽培稻最为接近。根据Levan等的臂比率标准,普通野稻的核型为7 M + 5 SM;药用野稻为6 M 十5 SM+l ST;疣粒野稻为7M+ 5 SM; 栽培稻为6 M 十6 SM。普通野稻同栽培稻具有相同类型和编号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核型最相似,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就种内核型变异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变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钾营养对杂交稻光合作用动态及产量形成的效应
    饶立华,薛建明,蒋德安,洪键,陈玉银
    1990, 4(3): 106-112 . 
    摘要 ( )   PDF(644KB) ( )  
    用杂交稻威优35号在低钾土壤上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三个钾水平:K0(不施钾);K1(1.5 g K/ 15 kg土);K2(3.0 g K/15 kg土)。结果表明:(1) K0处理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率降低而暗呼吸增高,叶绿体发育迟缓而解体较早,光合功能期缩短;K1及K2的净光合率明显高于K0,光合功能期亦较长,而暗呼吸则长时期保持较低水平。(2)K0处理在灌浆期净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而K1、K2则在夏日中午仍保持较稳定的净光合率。(3) K0处理“午休”的出现与蒸腾速率增高有关,且在上午9时还有一蒸腾高峰,使叶子大量失水;施钾处理在一天中的蒸腾曲线则较平稳。(4)K0处理稻株叶片中含K量从上到下有明显梯度,灌浆期下层叶的含K量仅为剑叶的30.08%,易引起早衰,且使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施K处理叶片从上到下无明显梯度。总之,施K增加光合面积,避免早衰,增加粒数,显著提高谷粒产量。
    四个云南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李西明,熊振民,闵绍楷,胡国文
    1990, 4(3): 113-116 . 
    摘要 ( )   PDF(189KB) ( )  
    分析了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备和大花谷四个籼型云南地方品种的单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与与Wbph3Wbph5间,以及四个云南地方品种抗性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鬼衣谷等四个品种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均与Wbph3Wbph5间为非等位关系;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和大花谷各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间互为等位关系。在鬼衣谷等四个云南地方品种中发现了一新的抗白背飞虱抗性基因,暂将这一新的抗性基因定名为Wbph6(t)。
    褐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
    黄方能 程遐年
    1990, 4(3): 117-121 . 
    摘要 ( )   PDF(366KB) ( )  
    采用标准虫态分期连续接虫方法,研究了褐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为害可造成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并皆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分蘖期是穗数减少的敏感生育朝;灌浆开始以后为影响千粒重的敏感生育期。褐飞虱为害早期需达到较大的虫口数量才能造成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灌浆期水稻只要遭受一定虫量为害即可引起千粒重显著下降,相同虫量下不同起始受害时间及同生育期稻株不同虫量造成的损失均有显著差异,水稻被害时间越早、受害时间越长、虫量越多,造成的产量损失越大。
    稻田15N标记尿素去向的研究
    陈荣业,陈苇,张建才
    1990, 4(3): 122-126 . 
    摘要 ( )   PDF(381KB) ( )  
    1987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场应用15N示踪技术进行了多处理的田间微区试验。结果表明: 氮肥作基肥使用时,水稻对N素的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而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在土壤中的N素残留率降低,而氮肥损失率显著提高;基肥配施PK肥对肥料N的去向无显著影响响,但配施适量稻草有助于提高水稻对肥料N的吸收量和土壤残留量,降低氮索损失;氮肥的使用期对肥料15N去向的影响十分显著,追肥的K素利用率比基肥高。稻田采用以水带氮施肥技术能明显地提高水稻的氮素吸收,增加土壤残留率和减少氮素损失,表明此技术是一项合理的稻田氮肥深施技术。
    实验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技术研究:I. 免疫放射分析法
    谢关林,孙漱沅,王公金,朱献玳,陈军昂,叶彦弧,冯忠民,梁梅新
    1990, 4(3): 127-132 . 
    摘要 ( )   PDF(278KB) ( )  
    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集放射性同位素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为一体。该方法应用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经三年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最小检测浓度为10^3细菌/ml)。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快速(4~5小时内可得出结果)。通过402份样品的检测,经与常规的浓缩接种法比较,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带菌稻种的检测前景广阔。
    研究简讯
    水上种稻
    徐冠仁, 宋祥甫, 应火东, 朱敏
    1990, 4(3): 132-132 . 
    摘要 ( )   PDF(87KB) ( )  
    学术讨论
    三系杂交籼稻F2利用的研讨
    梁敬焜,梁承邺,张隆芬,何炳森
    1990, 4(3): 133-135 . 
    摘要 ( )   PDF(220KB) ( )  
    研究简报
    水稻籼粳杂种光合作用对强光适应力的比较研究
    博春霞,李黄振,谭秀云,童红玉
    1990, 4(3): 136-138 . 
    摘要 ( )   PDF(182KB) ( )  
    稻瘟病菌浅黄色素突变体对稻株诱导抗性的探讨(英文)
    沈 瑛,黄大年,邱德文,范在丰,王金霞,袁莜萍
    1990, 4(3): 139-142 . 
    摘要 ( )   PDF(213KB) ( )  
    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罗利军,应存山,王一平
    1990, 4(3): 143-144 . 
    摘要 ( )   PDF(163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