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2年, 第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2-09-05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中对不亲和白叶枯病菌株专一识别的多肽
    陶全洲,徐伟军,曾以申,殷尚智,王玉环
    1992, 6(3): 97-104 . 
    摘要 ( )   PDF(1561KB) ( )  
    经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水稻IR26、IR1545及TN1各有一个多肽能与不亲和的白叶枯病菌株产生特异性作用而消失,但与亲和菌株相互不发生作用。成株期抗病品种南粳l5在成株期有与不亲和菌株作用的多肽存在.而在苗期则未观察到这一多肽。对全期抗病品种IR26分析表明,它无论在成株期还是苗期均出现一个与不亲和菌株专一作用的多肽。经典遗传学分析认为有三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DV85,则观察到DV85有两个以上的菌株特异性多肽。由于选些多肽表现出菌株的专一性及其它表达生理时期均与该品种的田间抗病表型一致,同时多肽的数目也与经典遗传学分析结果类似,推测这些多肽可能是抗病基因的产物。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申宗坦,徐云碧
    1992, 6(3): 105-112 . 
    摘要 ( )   PDF(510KB) ( )  
    利用4个亚种间亲和性品种(ICV)配制单交(F1和F2)及三交组合,研究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 的遗传。结果表明: 籼稻IR58和二九丰之间、粳稻秀水117和T8340之间存在不育座位的分散(或不等位)分布。不同类型三交组合结实率的变异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具有重组和累加效应,无论F1结实率高低,其F2群体均存在较大的育性分离,含有3个ICV的三交组合F1亦如此,这种分离可能是由于亲本中不育座位分数分布及基因重组的结果。3对糯-非糯近等基因系与ICV 的三交组合分析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与糯质基因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 认为籼粳亚种间F1的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由多基因控制,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可分别用于解释两种类型的亲和性——一般(广谱)亲和性和特殊(狭谱)亲和性。
    水稻品种02428和8504的广亲和性遗传
    卢诚,潘熙淦
    1992, 6(3): 113-118 . 
    摘要 ( )   PDF(341KB) ( )  
    以02428、8504和CPSLO 17与籼型测验种南京11、IR36、测49和粳型测验种巴利拉、秋光、丰锦测交,F1杂种的小穗育性为78.8%~97.9%,其平均值02428为90.2%,8504为82.4%,CPSLO 17为90.9%。以CPSLO 17作对照,研究了02428、8504的广亲和性遗传,推测它们的广亲和性遗传都是由一对主基因控制的,广亲和基因与色素原基因C+连锁位于第Ⅰ连锁群上,遗传规律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式,并受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
    呋喃丹对白背飞虱的致死与拒食作用
    刘光杰,R M WILKINS
    1992, 6(3): 119-124 . 
    摘要 ( )   PDF(176KB) ( )  
    就呋喃丹对白背飞虱雌成虫的致死与拒取食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叶鞘涂抹接、点滴法和根部施药法施用呋喃丹以后,观测白背飞虱的死亡率和取食反应。呋喃丹对白背飞虱的致死中浓度(LD50分别为:0.51 μg/cm2 (叶鞘涂抹法),0.86 μg/g(点滴法)和8.82μmol/L(根部施药法)。其中, 点滴呋喃丹对飞虱最有效。当白背飞虱在呋喃丹以0.016μg/cm2涂抹在感虫品种TN1稻株叶鞘上和将稻株根部浸入0.1 μmol/L药掖里,以及在每头飞虱上点滴0.002 ng后, 飞虱在这些处理过的稻株上取食后其蜜露排泄量明显减少。白背飞虱在用呋喃丹处理过TN1根部的稻株上的取食行为也采用一种电子装置进行了监测。
    若干粳稻品种(系)抗褐稻虱特征评价
    高春先,贝亚维,顾秀慧
    1992, 6(3): 125-130 . 
    摘要 ( )   PDF(403KB) ( )  
    就一些粳稻抗性品种对褐稻虱(BPH)Nilaparvata lueens抗性进行了评价,水稻品种秀水48作感性品种对照。结果表明:1)褐稻虱在感性品种上分泌的蜜露面积显著地大于抗性品种;饲养在不同品种上褐稻虱一生产卵量(粒/♀): 秀水48为316.2,秀水620为191,嘉23为165.2,IR64为87.5;不同品种上褐稻虱若虫的存活率:秀水48为100%,秀水620为44%,嘉23为28.22%;相对取食量与抗性等级、田间累计虫量、若虫存活率及产卵量呈正相关。2)不同抗性品种上褐稻虱的种群增长率,秀水48为0.1221,秀水620为0.088,嘉23-2为0.083.3) 供试品种上逻辑斯蒂模型的K值,秀水48为81.58.秀水620为30.54。4)本试验各品种对褐稻虱的内禀控制率(%)秀水48为0,秀水620为78.79,嘉23为8494,IR64为0.8632。5)各品种对褐稻虱田间控制率(%)秀水48为0,秀水620为77.23,嘉23-2为76.68。
    研究简报
    产酸细菌对湿谷霉变的抑制作用及应用研究
    黄锐之,诸葛根樟
    1992, 6(3): 131-134 . 
    摘要 ( )   PDF(264KB) ( )  
    稻田脲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卢婉芳,陈苇
    1992, 6(3): 135-138 . 
    摘要 ( )   PDF(234KB) ( )  
    A20水稻三柱头性状表达和遗传初步研究
    施爱农,章琦,张启星,王永新,王万章
    1992, 6(3): 139-141 . 
    摘要 ( )   PDF(371KB) ( )  
    中国稻种资源的研究进展
    应存山
    1992, 6(3): 142-144 . 
    摘要 ( )   PDF(150KB) ( )  
    中国在稻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形态农艺性状鉴定、分类与编目, 抗重要病虫和冷、旱、盐等鉴定和米质测定,种质保存,种质性状资料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明显进展。至1990年底, 已编入国家稻种资源目录的品种和材料共61 355份,其中52 129份种质的种子已进人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建立了两个国家野生稻保存圃,入圃野生稻材料5 000余份,为我国稻种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分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