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1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廖伏明, 袁隆平, 杨益善
    2001, 15(1): 1-6 . 
    摘要 ( )   PDF(135KB) ( )  
    在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下,通过1997~1999年3年22.0~23.0℃的低温处理,对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进行了育性稳定化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工气候室的低温条件下,采用“株系(再)鉴定、(再)筛选单株”的方法,对稳定高世代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不育性是可行的,并筛选出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花粉不育度两级水平均已稳定的3个株系9862、103-1和103-2,而且其不育起点温度已降至22.5℃,比原始株系降低了近1℃。2)现有高世代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仍然存在育性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受低温影响后其后代不同株系间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对现有高世代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提纯很有必要。
    水稻主茎总叶数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钟代彬 , 罗利军 , 梅捍卫 , 郭龙彪 , 王一平 , 余新桥 , 应存山 ,黎志康 ,
    2001, 15(1): 7-12 . 
    摘要 ( )   PDF(165KB) ( )  
    用一张具有182个RFLP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和一套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水稻植株主茎总叶片数、叶片生长速率、抽穗期和株高等数量性状进行QTL区间作图研究,定位了影响水稻出叶速率的8个QTL,主茎总叶片数的2个QTL、抽穗期的3个QTL和株高的4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并结合先前用同组合材料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一些QTL的基因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控制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一个主效QTL,即QLn3,它同时影响分蘖期出叶速率、抽穗期及株高等数量性状。该位点来自特青的等位基因,其加性效应可使水稻在温室冬季短日条件下主茎总叶片数增加1.5叶左右,抽穗期延迟9 d,同时具有使分蘖期出叶速率降低0.2叶/10 d的效应。由于该QTL位点的基因不受光照长度的影响,说明它们有可能是由一个影响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基因控制或者这些基因紧密连锁;而另一个QTL(QHd8)位点的基因对主茎总叶数、抽穗期和株高的效应似乎受光照长度的影响较大。
    云南稻种冲腿的孕穗期耐冷性QTL分析
    叶昌荣, 加藤 明, 齐藤 浩二, 伊势 一男, 戴陆园, 杨勤忠
    2001, 15(1): 13-16 . 
    摘要 ( )   PDF(137KB) ( )  
    利用352 个探针分析了日本品种农林20和云南品种冲腿之间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从中筛选出157个在农林20和冲腿间显示多态性的探针,其中55个被用于其杂交后代(农林20/冲腿)的70个F3系统的孕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出一些与水稻孕穗期耐冷性有关的QTL,它们主要分布在第1、3、4、5、6、7、8、10和第12染色体上。可能在第3和第7染色体上具有对孕穗期耐冷性作用较大的QTL。
    水稻叶绿体ATP合成酶基因转录丰度受赤霉素诱导调节
    娄沂春, 董海涛, 李德葆
    2001, 15(1): 17-20 . 
    摘要 ( )   PDF(196KB) ( )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和鉴定了水稻受赤霉素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经50个引物组合差异显示,获得21个诱导表达差异的cDNA片段。经反向Northern初步筛选对其中5个阳性片段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其序列经国际联网BLAST查询表明编号为GA21C的为水稻叶绿体ATP合成酶基因片段。Southern杂交结果证实此基因为单拷贝。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确受赤霉素诱导表达且在诱导16 h后达到高峰,表明赤霉素诱导水稻产生生理反应过程涉及叶绿体基因表达。
    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分期
    冯九焕, 卢永根 , 刘向东, 徐雪宾
    2001, 15(1): 21-28 . 
    摘要 ( )   PDF(349KB) ( )  
    以籼稻品种IR36为材料,采用塑料半薄切片技术、新鲜花药整体观察及游离的雄性细胞观察方法,对水稻花粉发育全过程及其药壁组织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将这一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早期、小孢子中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早期、二胞花粉晚期和成熟花粉期。并证实了花粉自然发育过程中不存在收缩期。在这一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出现3种明显不同的发育形态,这些形态特点对于判断花粉发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辅助作用。
    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
    曹树青, 翟虎渠, 杨图南, 张荣铣, 匡廷云
    2001, 15(1): 29-34 . 
    摘要 ( )   PDF(199KB) ( )  
    对23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测定,结果显示水稻种质资源的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品种内变异系数分别集中在2.0%~11.0%和3.5%~9.5%,而其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1%和11.2%。统计分析表明,水稻品种间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存在极显著差异,但籼、粳亚种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籼粳亚种间品种分布,发现籼稻光合速率偏高者居多,而粳稻光合功能期偏长者居多,且其变异幅度大于籼稻。根据聚类结果,42个水稻品种可分别划分为光合速率高、中、低类和光合功能期长、中、短类3个类群。对供试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进行二维排序并将坐标分成4个象限。籼稻和粳稻分别在象限Ⅱ和I的分布频率最大,分别为33.4%和33.3%。从4个象限中选出一些具有特异光合性状的典型材料,如协优9308、轮回422、武育粳8号、NPT、汕优129等,可用于优化水稻杂交配组及光合遗传改良研究。
    水稻Rubisco活化酶在调节Rubisco活性和光合日变化中的作用
    翁晓燕, 陆 庆, 蒋德安
    2001, 15(1): 35-40 . 
    摘要 ( )   PDF(230KB) ( )  
    研究了水稻光合日变化中Rubisco活化酶活力、Rubisco初始活力、光强、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温度等因素的作用。Rubisco活力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Rubisco初始活力是双峰曲线,其参与光合日变化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午休”现象。Rubisco初始活力和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生理和生化因子,而光强是影响光合速率的重要生态因子。Rubisco活化酶活力对光合速率的直接影响较小,其本质是调节Rubisco初始活力。
    杂交水稻制种扬花期最适温湿互作配比研究
    马启林, 胡达明, 王维金
    2001, 15(1): 41-45 . 
    摘要 ( )   PDF(140KB) ( )  
    杂交水稻; 制种; 温度; 湿度; 开花习性; 酶活性以珍汕97A、测64-7为材料,研究了杂交稻制种扬花期温湿互作配比对开花及颖花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温湿度对父母本开花的影响不同。花时同步指数与温湿配比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回归关系。花时相遇状况与温湿配比有关,在扬花期存在一个最适温湿互作配比(汕优64为40)。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湿度下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综述与专论
    转座子标签法克隆水稻基因前景
    朱正歌, 孙宗修
    2001, 15(1): 46-50 . 
    摘要 ( )   PDF(147KB) ( )  
    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技术。介绍了转座子标签技术克隆基因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并对转座子标签技术在水稻基因克隆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分析。
    中国水稻群体研究进展
    张洪程, 王夫玉
    2001, 15(1): 51-56 . 
    摘要 ( )   PDF(145KB) ( )  
    分群体产量生产、群体籽粒充实、群体源库特征和群体优化调控等4个方面,对我国水稻群体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水稻群体研究的10个方向。
    实验技术
    利用RVA谱快速鉴别不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早籼稻的淀粉粘滞特性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2001, 15(1): 57-59 . 
    摘要 ( )   PDF(128KB) ( )  
    采用粘度速测仪分析了浙江省新近培育的早籼稻新品种(系)的淀粉粘滞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具有特征性RVA谱。依消减值可有效区分出品种(系)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的高低。低AAC品种(系)的消减值一般为负值,中等或高AAC品种(系)的消减值为正值。中等AAC品种(系)间食用品质的优劣,可根据消减值和崩解值判断。RVA谱的崩解值与胶稠度和米饭口感相关,消减值与米饭质地关联。上述结果表明, RVA谱特性可望作为理化标记在优质稻米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简报
    部分太湖流域粳稻品种的AFLP分析
    刁立平, 王建飞, 邵汉池, 张红生, 杨图南, 杨金水
    2001, 15(1): 60-62 . 
    摘要 ( )   PDF(139KB) ( )  
    研究了24份太湖流域粳稻品种的AFLP,根据AFLP资料分析了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在推广品种中的渗透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江、浙推广品种与地方品种间存在着相对较大的遗传距离,即地方品种在推广品种中的遗传组分较小,相反渗透进了较多的其他种质的遗传组分,这与推广品种的系谱分析结论一致。
    5-氮胞苷介导的转基因cry1Ab的阶段复活及其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
    浙江大学 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 E-mail:wugang@hotmail.com, 渥太华大学 生物化学系,加拿大 KNN
    2001, 15(1): 63-66 . 
    摘要 ( )   PDF(192KB) ( )  
    用不同浓度的5-氮胞苷溶液配合不同时间处理了发生在转录水平的转基因cry1Ab沉默水稻。结果表明,5-氮胞苷处理能使8%~30%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转基因cry1Ab恢复表达活性,复活转基因表达的Cry1Ab蛋白含量最高可达0.147%, 45 mg/L 5-氮胞苷处理1 d可使转基因cry1Ab的复活率及Cry1Ab蛋白含量达最高。同时,5-氮胞苷处理使转基因水稻植株出现矮化,分蘖数、单株粒重下降,穗长减小及开花期延迟等发育异常现象。5-氮胞苷作为一种弱诱变剂在克服转基因沉默及创造具优良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植物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蒋开锋, 郑家奎, 赵甘霖, 朱永川, 万先齐, 丁国祥
    2001, 15(1): 67-69 . 
    摘要 ( )   PDF(114KB) ( )  
    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性状稳定性之间及其与性状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基因型和试点效应均达1%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外,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产量稳定性与结实率稳定性间、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分别与千粒重和结实率的稳定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值与千粒重之间、结实率稳定性值与结实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就高产稳产杂交稻的性状综合改良进行了讨论。
    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杨从党, 袁平荣, 周, 能, 朱德峰, 杨爱兵, 郑学玉, 黄庆宇, 应继锋
    2001, 15(1): 70-72 . 
    摘要 ( )   PDF(114KB) ( )  
    于1996和1998年对国内外9份高产水稻品种灌浆结实期的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在叶片角度(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较小时(<20°),结实率和理论产量都随着功能叶(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片角度增加而增加,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2)千粒重与剑叶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9119**),而与倒2叶、倒3叶的长度呈负相关(r=-0.7029*、-0.8277*),表明剑叶是决定千粒重大小的因素之一,而其余功能叶的影响较小;(3)在叶片曲率较小(<0.015)时,剑叶的曲率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r=-0.9057**),表明叶片曲率越大,其相应的籽粒数越少,即披散型叶片不可能提供充足的灌浆物质。
    高收获指数型水稻品种粤香占库、源、流特性的研究
    廖耀平, 陈钊明, 何秀英, 陈顺佳, 陈粤汉
    2001, 15(1): 73-76 . 
    摘要 ( )   PDF(174KB) ( )  
    以广东省主栽水稻品种七山占、粳籼89为对照,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收获指数型优质水稻品种粤香占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粤香占的库容较大,填库能力较强;全生育期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尤其是抽穗至黄熟期的光合作用能力强,粒叶比高;花后光合产物用于籽粒充实的比例大,库源间流的通畅性好。库、源、流在较高水平上协调平衡是粤香占高收获指数高产的主要成因。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机制的研究
    肖汉祥, 张良佑
    2001, 15(1): 77-80 . 
    摘要 ( )   PDF(174KB) ( )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受害级别等指标与感虫对照品种TN1上的差异显著性作比较,综合评定了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级别为0级,属高抗褐稻虱。在小粒野生稻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18%,蜜露分泌量为6.04 mm2,群体建立为21.8头/对,体重增量为-0.33 mg,卵巢发育为2.9级,产卵量为29.67粒/雌;而在感虫对照品种TN1上,褐稻虱的生存率为82%,蜜露分泌量为46.8 mm2,群体建立为217.0头/对,体重增量为2.27 mg,卵巢发育为4.8级,产卵量为229.3粒/雌。由此可知,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为抗生性和非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