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候小琴, 王莹, 余贝, 符卫蒙, 奉保华, 沈煜潮, 谢杭军, 王焕然, 许用强, 武志海, 王建军, 陶龙兴, 符冠富. 黄腐酸钾提高水稻秧苗耐盐性的作用途径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 409-421. |
[2] |
陈浩田, 秦缘, 钟笑涵, 林晨语, 秦竞航, 杨建昌, 张伟杨. 水稻根系和土壤性状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3): 233-245. |
[3] |
景秀, 周苗, 王晶, 王岩, 王旺, 王开, 郭保卫, 胡雅杰, 邢志鹏, 许轲, 张洪程. 穗分化末期-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33-47. |
[4] |
朱旺, 张翔, 耿孝宇, 张哲, 陈英龙, 韦还和, 戴其根, 许轲, 朱广龙, 周桂生, 孟天瑶. 盐-旱复合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617-627. |
[5] |
夏杨, 李传明, 刘琴, 韩光杰, 徐彬, 黄立鑫, 祁建杭, 陆玉荣, 徐健. 印度梨形孢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5): 543-552. |
[6] |
肖乐铨, 李雷,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转cry2A*/bar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苗期生长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47-358. |
[7] |
董立强, 杨铁鑫, 李睿, 商文奇, 马亮, 李跃东, 隋国民. 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92-404. |
[8] |
周振玲, 林兵, 周群, 杨波, 刘艳, 周天阳, 王宝祥, 顾骏飞, 徐大勇, 杨建昌. 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53-165. |
[9] |
刘淑丽, 张瑞, 王洋, 陈英龙, 韦还和, 侯红燕, 戴其根. 外源物质对水稻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1-15. |
[10] |
巫明明, 曾维, 翟荣荣, 叶靖, 朱国富, 俞法明, 张小明, 叶胜海. 水稻耐盐分子机制与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 551-561. |
[11] |
朱春权, 魏倩倩, 党彩霞, 黄晶, 徐青山, 潘林, 朱练峰, 曹小闯, 孔亚丽, 项兴佳, 刘佳, 金千瑜, 张均华. 水杨酸通过一氧化氮途径调控水稻缓解低磷胁迫[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 476-486. |
[12] |
景文疆, 顾汉柱, 张小祥, 吴昊, 张伟杨, 顾骏飞, 刘立军, 王志琴, 杨建昌, 张耗. 中籼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米质和根系特征对灌溉方式的响应[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 505-519. |
[13] |
黄奇娜, 江苏, 汪利民, 张燕, 俞林飞, 李春福, 丁利群, 邵国胜. 低温胁迫后水分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和水孔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67-376. |
[14] |
肖德顺,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根系微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99-409. |
[15] |
陈云, 刘昆, 李婷婷, 李思宇, 李国明, 张伟杨, 张耗, 顾骏飞, 刘立军, 杨建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根系、产量和土壤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3): 269-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