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25-32. |
[2] |
雍明玲, 叶苗, 张雨, 陶钰, 倪川, 康钰莹, 张祖建. 不同食味水稻品种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及其对氮素响应的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57-71. |
[3] |
易晓璇, 刘玮琦, 曾盖, 罗丽华, 肖应辉.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72-80. |
[4] |
吴玉红, 李艳华, 王吕, 秦宇航, 李杉杉, 郝兴顺, 张庆路, 崔月贞, 肖飞. 陕南稻区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协同提升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628-641. |
[5] |
姚晓云, 陈春莲, 熊运华, 黄永萍, 彭志勤, 刘进, 尹建华. 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性状QTL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5): 507-517. |
[6] |
杨晓龙, 王彪, 汪本福, 张枝盛, 张作林, 杨蓝天, 程建平, 李阳.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285-294. |
[7] |
杨陶陶, 邹积祥, 伍龙梅, 包晓哲, 江瑜, 张楠, 张彬. 开放式增温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66-77. |
[8] |
景文疆, 顾汉柱, 张小祥, 吴昊, 张伟杨, 顾骏飞, 刘立军, 王志琴, 杨建昌, 张耗. 中籼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米质和根系特征对灌溉方式的响应[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 505-519. |
[9] |
杨晨, 郑常, 袁珅, 徐乐, 彭少兵. 再生稻肥料管理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1): 65-76. |
[10] |
闫浩亮, 王松, 王雪艳, 党程成, 周梦, 郝蓉蓉, 田小海. 不同水稻品种在高温逼熟下的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6): 617-628. |
[11] |
陈喜娜, 袁泽科, 胡珍珍, 赵全志, 孙红正. 利用QTL-Seq定位粳稻整精米率QTL[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5): 449-454. |
[12] |
唐先干, 谢金水, 徐昌旭, 刘佳, 袁福生, 刘光荣, 李祖章. 红壤性稻田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5): 466-474. |
[13] |
胡时开, 胡培松. 功能稻米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4): 311-325. |
[14] |
田铮, 赵春芳, 张亚东, 赵庆勇, 朱镇, 赵凌,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梁文化, 路凯, 王才林, 张红生. 江苏省半糯型粳稻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3): 249-258. |
[15] |
邓雪梅, 胡鹏, 王月影, 文艺, 谭义青, 伍豪, 吴凯雄, 王俊格, 侯琳琳, 朱黎欣, 朱丽, 陈光, 曾大力, 张光恒, 郭龙彪, 高振宇, 任德勇, 钱前, 胡江. 水稻粒宽突变体gw4的鉴定与基因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3): 259-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