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丹洁, 林巧霞, 李正康, 庄小倩, 凌宇, 赖美玲, 陈晓婷, 鲁国东. OsOPR10正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 364-374. |
[2] |
杨奇欣, 赖凤香, 何佳春, 魏琪, 王渭霞, 万品俊, 傅强. 不同抗感水稻品种对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81-90. |
[3] |
冯爱卿, 汪聪颖, 苏菁, 封金奇, 陈凯玲, 林晓鹏, 陈炳, 梁美玲, 杨健源, 朱小源, 陈深.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的创制及其农艺性状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587-596. |
[4] |
陈明亮, 熊文涛, 沈雨民, 熊焕金, 罗世友, 吴小燕, 胡兰香, 肖叶青. 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5): 470-477. |
[5] |
肖乐铨, 李雷,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转cry2A*/bar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苗期生长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47-358. |
[6] |
刘艳, 何林凤, 汪书超, 杨凤霞, 高聪芬, 吴顺凡. 二化螟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及亚致死效应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427-435. |
[7] |
程玲, 黄福钢, 邱一埔, 王心怡, 舒宛, 邱永福, 李发活. 籼稻材料570011抗褐飞虱基因的遗传分析及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244-252. |
[8] |
王雨, 孙全翌, 杜海波, 许志文, 吴科霆, 尹力, 冯志明, 胡珂鸣, 陈宗祥, 左示敏. 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qSB-9TQ、qSB-11HJX改良南粳9108的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25-132. |
[9] |
马静静, 潘妍妍, 杨孙玉悦, 王嘉琦, 蒋冬花. 硫藤黄链霉菌St-79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生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 623-638. |
[10] |
李焱瑶, 邓力华, 李昕晏, 李华, 秦冠男, 翁绿水, 于江辉, 李锦江, 肖国樱. 含草甘膦抗性标记的水稻核不育繁殖系载体构建与验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 467-475. |
[11] |
周永林, 申小磊, 周立帅, 林巧霞, 王朝露, 陈静, 冯慧捷, 张振文, 陈晓婷, 鲁国东. OsLOX10正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48-356. |
[12] |
曹煜东, 肖湘谊, 叶乃忠, 丁晓雯, 易晓璇, 刘金灵, 肖应辉. 生长素调控因子OsGRF4协同调控水稻粒形和稻瘟病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6): 629-638. |
[13] |
季芝娟, 曾宇翔, 梁燕, 杨长登. 水稻恶苗病抗性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1): 1-10. |
[14] |
李丽, 莫旭艳, 李甜甜, 张丽媛, 董汉松. 白叶枯病菌效应子XopN在拥有OsSWEET11同源基因的水稻品种上发挥毒性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4): 368-382. |
[15] |
刘亚光, 吴绘鹏, 李敏, 朱金文, 张苏新, 张春鹏. 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的抗性测定及交互抗性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1): 8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