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96年, 第1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6-04-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巨大胚基因的分子定位
    钱 前 ,熊振民 ,闵绍楷 ,朱立煌
    1996, 10(2): 65-70 . 
    摘要 ( )   PDF(675KB) ( )  
    应用粳稻金南风巨大胚突变体和籼稻南京11杂交F2群体58个植株构建了包含74个分子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 对巨大胚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 结果发现巨大胚基因与第7染色体上RG678紧密连锁,两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2 cM,与同一染色体上的另一探针RZ395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3 cM。根据巨大胚(ge)、褐色果皮(Rc)基因经典连锁图上的位置,将第7染色体分子图谱与经典图谱进行了整合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小穗不孕的细胞学研究
    朱晓红,曹显祖,朱庆森
    1996, 10(2): 71-78 . 
    摘要 ( )   PDF(523KB) ( )  
    利用携有广亲和基因的杂种和普通籼粳杂种为材料以揭示籼粳杂种配子体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小穗不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杂种雌雄配子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败育,并均与大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异常有关;杂种的小穗育性主要受胚囊育性、花粉育性及花药开裂特性所控制,后两者通过影响柱头上花粉的萌发量而决定小穗的受精。
    杂交稻米及其亲本淀粉粒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梁敬焜,王学海,卢乃第
    1996, 10(2): 79-84 . 
    摘要 ( )   PDF(602KB) ( )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品质级别有显著差异的3个水稻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9个杂交组合共15个材料的胚乳淀粉粒。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稻米均有其固定的淀粉粒形态。杂交稻米淀粉粒的形态因双亲米质的优劣而具有明显差异。双亲优质的杂交稻米,表现优质米淀粉粒形态;优质与中质杂交,表现中亲淀粉粒形态;优质与普通品质杂交,表现为超中亲淀粉粒形态;双亲均是普通品质者,表现质量超亲淀粉粒形态;中质与普通品质杂交,趋向高亲淀粉粒形态;双亲均是中质者,表现中质米淀粉粒形态。据此,淀粉的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又可为杂交稻品质育种从淀粉粒形态上选择亲本提供依据。
    水稻东农415的抗瘟性基因分析
    李新海,邹德堂
    1996, 10(2): 85-90 . 
    摘要 ( )   PDF(452KB) ( )  
    采用“累积分布曲线法”用日本7个单基因鉴别菌系(P-2b、研53-33、稻72、北1、研54-20、研54-04、稻168)接种鉴定了农林20×东农415组合7套F3系统。结果表明,东农415对P-2b、北1、稻168三个菌系的抗性是由三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对研53-33菌系是由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对研54-04菌系的抗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对稻72和研54-20两个菌系的抗性是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东农415至少含有三个显性抗瘟性基因,且基因间存在互作。
    水稻杂种细胞核行为和DNA含量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刘小川,吴建利,唐绍清,闵绍楷
    1996, 10(2): 91-94 . 
    摘要 ( )   PDF(204KB) ( )  
    利用MIPS-1分析仪研究了11个亲本和9个杂种的细胞核行为和DNA含量,同步测定了每个细胞减数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光密度值、集分光密度值以及细胞核的大小。所测定亲本和杂种的4401个细胞的计算机分析结果表明:9个杂种的平均集分光密度值显著高于亲本,但光密度值比亲本的低,杂种的细胞核特别是在减数分裂的前期显著增大。因此,在F1杂合状态下,细胞核中DNA含量增加,而DNA密度下降,这可能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杂种优势的表达。
    搁田始期对水稻成穗率、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苏祖芳 ,周兴安 ,张亚洁 ,李国生 ,姚志发 ,沈富荣 ,姚友权
    1996, 10(2): 95-102 . 
    摘要 ( )   PDF(583KB) ( )  
    1992年至1994年在江苏省扬州、宜兴、金湖、盐城郊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适当提早搁田有利于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有效叶面积率,增加每穗总粒数,提高抽穗期的单茎茎鞘重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重量。2)在基蘖肥用量占总施氮量60%时,总茎蘖苗数达预期穗数80%时搁田,能显著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在N叶期搁田,并持续1个叶龄期,对N叶内的分蘖芽长度有抑制作用,茎蘖生长呈迟缓状态
    低浓度2,4-D提高水稻体细胞成苗研究
    过全生,沈 瑛
    1996, 10(2): 103-109 . 
    摘要 ( )   PDF(762KB) ( )  
    以较低浓度(0.2、0.4、0.8 mg/L)的2,4-D作为水稻(Oryza sativa L.)的外植体(种子)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中的生长素类激素,发现0.8 mg/L的2,4-D能较早地使胚的盾片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但这些愈伤组织在原培养基上不能分化出绿芽。含0.2 mg/L的2,4-D能在胚芽鞘节等部位产生一些较光滑、致密、白色颗粒状的结构或愈伤组织,虽然它们出现较迟,但这些结构物能在原诱导培养基上逐渐转化成芽簇,并产生一些纤细的根。将芽簇分割成小块,转移到加有KT等的成苗培养基上,能形成大量的幼苗,绿苗频率达80%以上,明显高于一般报道的水平。试管苗经大田种植后生长整齐一致,能产生出正常的种子。
    温州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及主栽品种的抗性分析
    杜新法 ,徐 静 ,林再卿 ,陶荣祥 ,孙漱沅
    1996, 10(2): 110-114 . 
    摘要 ( )   PDF(309KB) ( )  
    1991~1993年从温州稻区11个县(市、区)55个不同品种上采集481份稻瘟病标样,分离到354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23个小种,ZB群小种的分离频率较高,为80.23%,优势小种为ZB1、ZB9和ZB13。与1981~1984年的小种普查结果相比,小种类型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温州稻区主栽品种病标样上分离的小种看,不同品种上的小种组成有差异,品种和小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亲和性关系。对温州稻区11个主栽品种的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汕优10号和辐籼6号的抗性较优,总体抗谱在76%以上,其他品种的抗谱均较差;多数主栽品种对优势小种的抗谱低于总体抗谱水平,该稻区的优势小种ZB1、ZB9和ZB13对主栽品种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育或引进抗ZB群,尤其是ZB1、ZB9和ZB13小种的品种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综述与专论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1996, 10(2): 115-120 . 
    摘要 ( )   PDF(684KB) ( )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课题,也是难题。现在我国人口已近十二亿,水稻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头。高产更高产,难度越来越大。它的超高产育种,既无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循,就只能摸索前进。本文试图将几十年来多少人的汗水心血所凝成的宝贵经验,全面加以分析整理,藉以进一步完善过去所提出的理想株形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大方向,优化性状组配以及杂交后代选择标准等理论和方法,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试用。
    研究简报
    中国栽培稻及其近缘野生种叶绿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肖 晗,应存山,黄大年
    1996, 10(2): 121-124 . 
    摘要 ( )   PDF(408KB) ( )  
    对中国现存的七省(区)的1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其中广西普通野生稻6份,东乡野生稻5份,广东、湖南各2份,福建及云南景洪普通野生稻各1份)及28份栽培稻地方品种的叶绿体DNA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28份中国栽培稻被分成三类,C1、C2和C3。其中C2叶绿体基因组类型仅有1份材料,为一个籼稻品种。两个主要类型C1和C3分别对应于粳型和籼型,说明中国栽培稻在叶绿体基因组存在籼、粳分化。17份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叶绿体DNA用同样3种内切酶酶切,共产生两种类型。它们分别与栽培稻中的C1和C3相同,其中C1类型占主要,为94.1%(16/17),具C3型叶绿体基因组的野生稻为1份广西材料。此外没有检测到新的类型。这说明在中国普通野生稻中也存在对应于栽培稻籼型和粳型两种不同的叶绿体基因组类型,而且是以对应于粳型的C1型叶绿体基因组类型材料为主。从大多数中国普通野生稻具有与粳型栽培稻相同的叶绿体基因组类型,可以推测粳稻起源于中国的可能性很大。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麦田越冬稻象甲的室内研究
    陈俊炜 ,张哲涛 ,蒋金炜 ,王世明 ,郭玉杰 ,王念英
    1996, 10(2): 125-128 . 
    摘要 ( )   PDF(212KB) ( )  
    根据郑州郊区稻麦连作区稻象甲以老熟幼虫在麦田内的前稻茬及其周围土壤中越冬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芜菁夜蛾线虫对越冬的稻象甲幼虫的致病性以及线虫防治稻象甲幼虫的可能性。使用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是一种理想的很有前途的生物防治措施芜菁夜蛾线虫对越冬稻象甲幼虫有很强的侵染力,在很短时间内即可使大量稻象甲幼虫死亡。此外,受侵染的稻象甲体内所繁殖的线虫有很强的再侵染能力,因此,一次使用后可长期在田间发挥作用,抑制地下害虫的种群。不同剂量的线虫制剂对稻象甲的致死率不同。一般来说随田间稻象甲幼虫的密度不同,施用线虫制剂后死亡率差异较大。高密度的幼虫使用高剂量的线虫制剂效果好,低密度时低剂量的效果好。大田使用时因根据虫口密度决定线虫剂量。根据大田实际情况,似应以40~80万条/m2的剂量较好。线虫剂量的增加,侵染力也逐渐增加,但达到一定剂量时,其杀虫效果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