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甜, 吴少华, 康建宏, 吴宏亮, 杨生龙, 王星强, 李昱, 黄玉峰.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3): 303-315. |
[2] |
肖正午, 方升亮, 曹威, 胡丽琴, 黎星, 解嘉鑫, 廖成静, 康玉灵, 胡玉萍, 张珂骞, 曹放波, 陈佳娜, 黄敏. 米粉质构特性与稻米理化性状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3): 316-323. |
[3] |
郑广杰, 叶昌, 朱均林, 陶怡, 肖德顺, 徐亚楠,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和胚芽葡萄糖供应差异与胚芽存活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 172-184. |
[4] |
吴子牛, 何丽梅, 熊莹, 陈凯瑞, 杨志远, 孙永健, 吕旭, 马均. 氮素穗肥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影响及其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48-56. |
[5] |
雍明玲, 叶苗, 张雨, 陶钰, 倪川, 康钰莹, 张祖建. 不同食味水稻品种稻米淀粉结构与理化特性及其对氮素响应的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57-71. |
[6] |
谢开珍, 张建明, 程灿, 周继华, 牛付安, 孙滨, 张安鹏, 闻伟军, 代雨婷, 胡启琰, 邱越, 曹黎明, 储黄伟. 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QTL定位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609-616. |
[7] |
陈丽明, 杨陶陶, 熊若愚, 谭雪明, 黄山,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开放式主动增温对双季优质籼稻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66-177. |
[8] |
毛慧, 彭彦, 毛毕刚, 韶也, 郑文杰, 胡黎明, 周凯, 赵炳然. 水稻直链淀粉合成调控新基因Wx410的功能与效应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 579-585. |
[9] |
史玉良, 杨勇, 李雪飞, 李钱峰, 黄李春, 张昌泉, 宋学堂, 刘巧泉. 不同直链淀粉含量软米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 601-610. |
[10] |
陈红阳, 贾琰, 赵宏伟, 瞿炤珺, 王新鹏, 段雨阳, 杨蕊, 白旭, 王常丞. 结实期低温胁迫对水稻强、弱势粒淀粉形成与积累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5): 487-504. |
[11] |
李霞, 蒋彦婕, 陶亚军, 李文奇, 王芳权, 陈智慧, 许扬, 王军, 范方军, 朱建平, 杨杰. 低升糖指数水稻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36-347. |
[12] |
沈泓, 姚栋萍, 吴俊, 罗秋红, 吴志鹏, 雷东阳, 邓启云, 柏斌. 灌浆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77-387. |
[13] |
姚姝, 张亚东, 路凯, 王才林. 水稻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的功能、等位变异及其互作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3): 227-236. |
[14] |
王永祥, 燕海刚, 徐含聪, 傅玉双, 单壮壮, 胡晓晴, 张文伟, 江玲. OsESV1基因对水稻淀粉合成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2): 139-149. |
[15] |
章燕柳, 邵在胜, 杨阳, 童楷程, 王云霞, 景立权, 王余龙, 杨连新. 全生育期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2): 187-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