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方福平, 程式华. 论中国水稻生产能力.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6): 559-566.
|
[2] |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等. 施氮量对高产早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 34(8): 1409-1416.
|
[3] |
张军, 张洪程, 段祥茂, 等. 地力与施氮量对超级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作物学报, 2011, 37(11): 2020-2029.
|
[4] |
江立庚, 曹卫星, 甘秀芹, 等.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早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4): 490-496.
|
[5] |
万靓军, 张洪程, 霍中洋, 等. 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粳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7, 33(2): 175-182.
|
[6] |
龚金龙, 张洪程, 李杰, 等. 施磷量对超级稻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4): 447-451.
|
[7] |
才硕, 潘晓华, 吴建富, 等. 施钾量对超高产早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5): 1-5.
|
[8] |
廖育林, 郑圣先, 聂军, 等. 不同类型生态区稻-稻种植制度中钾肥效应及钾素平衡研究. 土壤通报, 2008, 39(3): 612-618.
|
[9] |
胡泓, 王光火. 钾肥对杂交水稻养分积累以及生理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9(2): 184-189.
|
[10] |
李成亮, 何园球, 王艳玲, 等. 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2): 179-184.
|
[11] |
谢良清, 叶斌斌, 林采舜, 等. 杂交水稻甬优9号“3414”肥效试验初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3): 49-50.
|
[12] |
胡铁军, 韩红煊, 孙文岳, 等. 水稻甬优15“3414”肥效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2013(4): 371-373.
|
[13] |
陈新平, 张福锁. 通过“3414”试验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 中国农技推广, 2006, 22(4): 36-39.
|
[14]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63-271.
|
[15] |
张耀鸿, 张亚丽, 黄启为, 等.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12(5): 616-621.
|
[16] |
周江明, 赵琳, 董越勇, 等. 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2): 274-281.
|
[17] |
张德军. 利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6): 52-56.
|
[18] |
胡春花, 谢良商, 符传良, 等. 不同施肥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4): 106-110.
|
[19] |
卜容燕, 李小坤, 鲁剑巍, 等. 中稻氮磷钾肥的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4): 218-221.
|
[20] |
许仁良, 戴其根, 霍中洋, 等. 施氮量对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稻米品质的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26(1): 66-84.
|
[21] |
王伟妮, 鲁剑巍, 何予卿, 等.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6): 645-653.
|
[22] |
王强盛, 甄若宏, 丁艳锋, 等. 钾肥用量对优质粳稻钾素积累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37(10): 1444-1450.
|
[23] |
吕川根, 徐耀垣. 氮素影响稻米品质的机理初探. 江苏农业学报, 1990, 6(3): 64-65.
|
[24] |
胡霭堂. 植物营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40-41.
|
[25] |
Witt C, Dobermann A, Abdulrachman S, et al.Internal nutrient efficiencies of irrigated lowland rice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Asia.Field Crops Res, 1999, 63: 113-138.
|
[26] |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 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土壤学报, 2008, 45(5): 915-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