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1988年, 第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8-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杂交水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配合力分析
    孙东发, 李实蕡
    1988, 2(2): 49-55 . 
    摘要 ( )   PDF(299KB) ( )  
    以6个恢复系做测验系,用系×测验系分析法比较了水稻4个同核异质系[珍汕97B,D(汕)A,G(汕)A和W(汕)A]主要性状的配合力。胞质一般配合力方差(GCA)和特殊配合力方差(SCA)表明,在所测性状中,胞质基因对11个性状、核质互作对6个性状效应明显;不育胞质对多数性状表现负效应,可育胞质表现正效应;大多数性状的核基因组变异大于胞质基因组变异。不育胞质的一般配合力负效应可通过一些育种途径予以降低,胞质基因组是水稻目标性状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
    野生稻酯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黄大年, 赵式英, 王金霞, 范在丰
    1988, 2(2): 56-60 . 
    摘要 ( )   PDF(353KB) ( )  
    对16个野生稻种(基因组分别为AA、BB、CC、CCDD、BBCC、EE和FF)的酯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表明:普通野生稻组的普通野生稻系和宽叶野生稻系、狭叶野生稻组的酯酶酶谱各有其特定模式,这和传统的稻属分类结果相一致。同种野生稻不同地理分布地收集的样品酯酶酶谱模式基本相同,但有些物种有差异。酯酶酶谱可以作为野生稻分类的依据之一,又能揭示同一野生稻种内细微遗传差异。
    水稻(Oryza sativa L.)正常和无花粉花药绒毡层解体过程孢粉素行为的比较观察(英文)
    卢永根, 张桂权
    1988, 2(2): 61-70 . 
    摘要 ( )   PDF(2275KB) ( )  
    利用派罗宁B-黄色组分诱导孢粉素产生荧光的特异性,观察了水稻M 101品种以及它的无花粉型胞核雄性不育(GMS)突变体Ⅰ-15系花药绒毡层解体过程中孢粉素的行为。M-101品种花药绒毡层的解体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小孢子发育期,绒毡层主要分泌孢粉素;在花粉发育期,绒毡层主要降解非孢粉素物质。Ⅰ-15系花药绒毡层的解体过程虽然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现象,但绒毡层解体的起始时间和阶段顺序性与M-101品种相似。对绒毡层解体过程孢粉素行为的有关事态及其与花粉发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水稻稻瘟病田间抗性的遗传与选种
    林宏博, 黎志康, 林世成
    1988, 2(2): 71-78 . 
    摘要 ( )   PDF(70KB) ( )  
    1982~1985年在辽宁省丹东市前阳水稻试验站对用三个田间抗性亲本配成的六个组合(银河/蒙古稻、蒙古稻/银河、誉锦/蒙古稻、蒙古稻/黎明、银河/水原300粒和银河/京越1号)的F_1、F+2和F_3代的表现做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上的侵染点数和感病病斑数、病斑在单位时间内的扩展速度、发病叶面积百分率(DLA)以及穗颈瘟百分率在F_2和F_3的分布都为连续正态或偏态分布,变异位于双亲之间,很少有超亲现象,证明这种田间抗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广义遗传力(平均)和狭义遗传力(平均)分别以单位叶面积上的感病病斑数(h_B~2=79.5%)和穗颈瘟百分率(h_N~2=65.3%)最高。各性状的亲子相关都达显著水平。文中提出,育种中田间抗性的选择,低世代(2—4代)以DLA为指标,高世代(5代以后)以感病病斑数和病斑扩展速度为指标。对叶瘟和穗瘟抗性的选择应分别进行。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拒性和抗生性研究初报
    胡国文, 毛立新, 唐健, 王松尧
    1988, 2(2): 79-84 . 
    摘要 ( )   PDF(381KB) ( )  
    利用经苗期和田间抗性鉴定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具有中抗水平以上的国内外品种52个进行拒性和22个品种进行抗生性测定。结果表明,对若虫取食、成虫定居和产卵的拒性以云南品种的毫糯亮、白糯、鬼衣谷、滇瑞337~68等较为明显。抗生性(种群增长、若虫生存率、排泄量)测定结果表明:N22、冷水谷(681)、脚鲁、法炮谷、浙丽1号等5个品种抗生性明显。
    水稻愈伤组织生长和衰老过程中信息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
    梅传生, 刘宝仁, 张金渝, 吴光南
    1988, 2(2): 85-88 . 
    摘要 ( )   PDF(275KB) ( )  
    水稻愈伤组织转移继代培养后的0—20天,生长速率较快,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急剧增加,且维持较高水平,核糖核酸酶和血红蛋白水解酶活性急剧下降,且维持较低活性。因此,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时间最好掌握在生长速率较快,核酸蛋白质含量较高、水解酶类活性较低的阶段,即在20天以内。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与其水解酶类(核糖核酸酶和血红蛋白水解酶)的比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而认为核糖核酸酶和血红蛋白水解酶分别在核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中起着积极作用。根据信息大分子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和愈伤组织外部形态变化提出愈伤组织转移继代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旺盛生长、稳定生长和衰老阶段。
    实验技术
    多组分农药分析方法研究——Ⅰ.稻区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水平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梁天锡, 楼小华
    1988, 2(2): 89-93 . 
    摘要 ( )   PDF(286KB) ( )  
    应用毛细管色谱(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CGC)对我国稻区取代六六六的12种残留水平的有机磷农药进行一次性快速分离定性,峰高外标法定量,平均检测极限为0.2ng,回收率为99.94%±3.23%,变异系数为3.18%。本法灵敏度较高,准确、重演性好,适用于多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研究简报
    籼粳稻杂交一代的亲和性
    章善庆, 程式华, 曹立勇
    1988, 2(2): 94-96 . 
    摘要 ( )   PDF(134KB) ( )  
    研究了矮秆籼稻保持系珍汕97B和珍汕97A等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太湖流域、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地中海沿岸的品种)杂交的亲和性以及粳稻不育系与籼稻恢复系杂交的亲和性。不同生态条件的父本,其杂交F1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区别。选用具有恢复基因的国际稻等品种与粳稻不育系杂交,能够恢复F1杂种的部分育性,但组合间差异较大。试验证实了亚种间杂交F1的生物学强优势,对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