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0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0-04-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水稻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的初步检测
    顾兴友, 梅曼彤, 严小龙,郑少玲,卢永根
    2000, 14(2): 65-70 . 
    摘要 ( )   PDF(255KB) ( )  
    用RFLP分析技术和分蘖株系法对由耐盐性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品种Peta配制的BC1(Peta/Pokkali∥Peta)群体分别检测水稻苗期和成熟期耐盐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表型鉴定在含(处理)或不含(对照)60 mol/m3 NaCl的营养液中进行,苗期观测盐害级别、苗Na+含量和鲜重/干重比值3项指标,成熟期测定10种农艺性状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值。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43个多态性标记,对上述指标分别作点分析,共检出15个连锁标记。连锁标记的分布特点显示,在研究所涉及的基因组范围内存在4个影响苗期耐盐性的QTL,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耐盐品种Pokkali;影响成熟期耐盐性的QTL分布于7条染色体的1或2个连锁区间上,其有利基因来自双亲;RG678和RZ400B~RZ792附近的2个QTL在全生育期都能表达较强耐盐性。
    用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及其与籼/粳交群体的分子图谱的比较
    李维明,唐定中,吴为人,卢浩然,A.J.Worland
    2000, 14(2): 71-78 . 
    摘要 ( )   PDF(360KB) ( )  
    为了最终实现对籼稻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精确定位,用一个包含131个系的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F6∶7)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含由113个水稻探针、28个小麦探针揭示的160个RFLP标记和由5个PstⅠ/MseⅠ引物组合揭示的78个AFLP标记。群体的杂合性比率接近期望值,表明该群体具有正常的遗传结构。在6个染色体区域观察到标记的偏分离,表明即使在亚种内群体中也可能发生标记的偏分离。本图谱的总长度为1435.8 cM,相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6.38 cM。由于采用了一套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RFLP标记,使本图谱能与RGP图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图谱上的共同标记所覆盖图谱总长度几乎相同;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中的9条表现完全的连锁保守性。此外,水稻的第1号染色体与小麦的第3组染色体具有很强共线性。但是,两个图谱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1S、1L、4L和8L 4个染色体臂上发现4个小倒位;除第5号和第6号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9个新的位点。籼稻亲本间在染色体臂2S、7S、10L和11S 4个区域的RFLP多态性很低或没有,从而导致籼稻图谱在这些区域呈现空白。在这个籼稻图谱中,未检测到第11号和12号染色体间的重复性。还就稻属在基因组进化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问题进行了讨论。
    稻瘟病持久抗性在三系杂交稻上的导入续报
    周少川,朱小源,江雁芳,杨祈云,柯 苇,缪若维,伍尚忠
    2000, 14(2): 79-82 . 
    摘要 ( )   PDF(114KB) ( )  
    选用稻瘟病持久抗性载体品种三黄占2号、三芦占7号,稻瘟病抗性品种外选35和矮三芦占等4个品种,与广A、博A两个不育系配组8个组合,重复进行了详细的稻瘟病抗谱测定、数量抗性测定以及不同病区田间异地同步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三黄占2号、三芦占7号携带的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能在三系杂交稻组合中表达出来,杂交稻的持久抗性育种是可能的;(2)与常规稻类同,数量抗性和不同病区田间异地同步抗性可作为区分杂交稻是否具有持久抗性的指标;(3)数量抗性与不同病区田间异地同步抗性紧密正相关,数量抗性可作为区别高质量抗性组合是否具有持久抗性的重要依据,可以应用温室人工鉴定的数量抗性指标开展稻瘟病持久抗性育种探索。
    人工控温条件下稻米垩白形成变化及胚乳扫描结构观察
    程方民,胡东维,丁元树
    2000, 14(2): 83-87 . 
    摘要 ( )   PDF(428KB) ( )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33℃)和适温(23℃)2个不同的温度处理,对2个不同垩白类型品种西农8116和广二矮104抽穗后稻米垩白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稻米胚乳内部淀粉体形态、大小、发育程度、排列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稻米垩白形成变化与胚乳内部淀粉体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期稻米垩白形成的变化过程主要是在抽穗5 d到15~20 d的这一时期,其余时段垩白度的变化幅度不大;高温(33℃)与适温(23℃)处理相比,以抽穗后10~20 d间的变化差别最为明显;胚乳淀粉体表现为“裸露型”还是“非裸露型”,主要与胚乳细胞内部淀粉粒发育程度有关,而与品种本身的垩白类型特征无必然联系
    粒粒饱对水稻的生物效应
    陶龙兴,黄效林,王 熹,俞美玉
    2000, 14(2): 93-97 . 
    摘要 ( )   PDF(256KB) ( )  
    以常规稻早籼中早1号、晚粳秀水11、杂交水稻Ⅱ优2070、EXPH1为材料在中国杭州和印度Bagalore不同熟制下进行施用粒粒饱的试验。于水稻初穗期施用粒粒饱(375 g/hm2),在水稻灌浆成熟过程中可以看到4种生物学效应:1) 增进抽穗,齐穗期提早2~3 d,并减轻“包颈”现象;2)促进开花,使花期集中,花期缩短约2 d;3) 延缓剑叶和其他功能叶片的衰老,可谓“青秆黄熟”;4) 调节“粒间顶端优势”,强势粒灌浆势进一步增强,弱势粒灌浆势提高,水稻产量增加。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水稻穗期施用粒粒饱增产的主要生物学基础。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评价与利用
    陈志谊,许志刚,高泰东,倪寿坤,严大富,陆 凡,刘永锋
    2000, 14(2): 98-102 . 
    摘要 ( )   PDF(166KB) ( )  
    从稻田土壤、纹枯菌菌核、病斑和水稻植株上共分离获得1437个细菌分离物。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它们对水稻纹枯菌的拮抗能力。其中拮抗能力强的菌株61个,占4.8%;没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有486个,占38.1%;其余57%的菌株是略有拮抗作用。24个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盆栽生物测定表明,其中有9个菌株的防效在60%以上。挑选了6个菌株在田间进一步测试其防效,结果证实了B916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1994~1997年连续4年在姜堰、吴江和句容3个基点示范推广使用B916发酵液防治水稻纹枯病,累计面积为2000 hm2以上。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拮抗菌B916发酵液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为害,防效为50.0%~81.9%。
    低温光抑制胁迫对不同抗冷性的籼稻抽穗期剑叶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李 平,李晓萍,陈贻竹,刘鸿先
    2000, 14(2): 99-92 . 
    摘要 ( )   PDF(255KB) ( )  
    以具不同抗冷力的籼稻品种青华6号(冷敏感)和桂山矮选3(抗冷)为材料,采用PAM调制荧光仪检测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抗冷力的籼稻品种防御低温光抑制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籼稻抽穗期剑叶经低温光抑制胁迫后,与黑暗低温处理比较,光照低温处理引起的初始荧光Fo上升,Fv/Fm比值下降明显。抗冷的桂山矮选3比冷敏感的青华6号的Fo上升和Fv/Fm下降的幅度较为显著,但在常温弱光下其恢复较快。荧光猝灭分析亦表明,低温光抑制胁迫引起光化学猝灭qP下降,非光化学猝灭qN受抑制明显,但恢复较快一些。由此可认为,低温诱导籼稻光抑制发生,低温光抑制的程度不完全是伤害的结果,其恢复能力的强弱更能准确地反映品种间抗光抑制的能力。桂山矮选3比青华6号具有较强的防御低温光抑制的能力可能与叶黄素循环库的大小以及玉米黄质的调节作用有关。
    综述与专论
    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2000, 14(2): 103-106 . 
    摘要 ( )   PDF(154KB) ( )  
    稻属有22个种,包括20个野生稻种和2个栽培稻种,现已命名AA、 BB、 CC、 BBCC、 CCDD、 EE、 FF、 GG和HHJJ 9个基因组。野生稻是一个重要的有利基因库,包含对各种生物胁迫的抗性和非生物胁迫的耐性基因。就野生稻的有利性状、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研究进展作了概述,并对野生稻有利基因分子标记定位研究,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的遗传机制以及野生稻有利基因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水稻耐不良土壤因子胁迫品种改良的现状和展望
    李阳生,李达模,周建林,李绍清
    2000, 14(2): 107-111 . 
    摘要 ( )   PDF(147KB) ( )  
    根据土壤因子是毒害还是缺乏为主,可以将水稻生长的不良土壤环境分为两大类。不良土壤类型不同,其主要障碍因子存在明显差异,改造和利用不良土壤环境的策略也大相径庭。从培育耐不良土壤因子胁迫品种,挖掘不良土壤环境的生产潜力考虑,育种目标不同,育种程序、筛选方法和评价标准有显著差异。从筛选评价技术、育种方法、遗传变异等方面对水稻耐不良土壤因子胁迫品种改良的现状作了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研究简报
    我国水稻品种遗传改进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
    马忠玉,吴永常
    2000, 14(2): 112-114 . 
    摘要 ( )   PDF(141KB) ( )  
    在建立水稻品种改良在增产中的科技贡献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科技进步、品种改良、化肥投入和经营管理等措施引起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1985~1994年的10年间,在科技进步对产量增产的平均贡献中,品种改良占29.2%,化肥投入占43.2%,经营管理水平占27.6%。在水稻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水稻增产科技要素组合类型,即以化肥为主的要素组合类型、以良种为主的要素组合类型和综合管理型要素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的合理途径。良种对增产的贡献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增产因素之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该领域的投资和研究,以维持并提高良种科技进步对增产的贡献份额。同时,应通过品种改良、肥料投入和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技术管理,提高水稻生长的资源利用效率。
    云南光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曾亚文,徐福荣,申时全,邓家有
    2000, 14(2): 115-118 . 
    摘要 ( )   PDF(115KB) ( )  
    以程氏籼粳分类和俞履圻的变种变型分法对20份云南光壳稻品种及籼粳测验种02428、Dular进行籼粳亚种、变种变型分类,并对其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份云南光壳稻包括13个变种69个变型,以偏粳型品种占较高比例,籼粳分类品种中偏粳型品种的广亲和性较好。籼粳分类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形态性状尤其是花药长度、穗下节长和株高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推断原始的云南光壳稻的籼粳分化取决于温度,并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
    花药培养遗传纯化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效果初步分析
    周元昌,林荔辉,江树业,季彪俊,毛大梅,陈启锋,李维明
    2000, 14(2): 119-121 . 
    摘要 ( )   PDF(125KB) ( )  
    应用生物技术对培矮64S核心种子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91个加倍单倍体植株。在福州(26°05′N)自然条件下对花培后代的H2、H3、H4进行连续的育性追综观察。结果表明,(1)H2代株系间育性发生分离,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为三类:完全不育(简称培矮64HS),不育期间其花粉不育度均在998%以上,且不育期长,育性稳定;基本可育(培矮64HF),可染花粉率很高,几乎没有稳定不育期;中间类型(培矮64HM),育性波动大,不育期较短。(2)培矮64HS、培矮64HF和培矮64HM在H3、H4代各自的育性表现与在H2代的育性表现一致。(3)培矮64HS比培矮64S核心种子具有不育期更长,不育性更稳定以及更高的不育度。说明培矮64S核心种子中有关育性的基因型并不纯合,花药培养对培矮64S的遗传纯化是有效的。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生理状况的相互关系
    沈 波,王 熹
    2000, 14(2): 122-124 . 
    摘要 ( )   PDF(160KB) ( )  
    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Ⅱ优2070、Ⅱ优419及其恢复系2070、中419始穗后伤流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具有较高的根系活力,突出表现在始穗期至乳熟期,其后伤流液量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这种变化趋势与地上部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绿叶面积的变化相一致。
    不同株型水稻对无芒稗的生态控制研究
    徐正浩,余柳青
    2000, 14(2): 125-128 . 
    摘要 ( )   PDF(161KB) ( )  
    以不同株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混栽其中的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var.mitis (Pursh) Peterm.]的生长状况。高秆大冠层株型水稻品种Ⅱ优2070显著降低移栽稻田无芒稗株高、叶面积指数、植株干物质、分蘖数、穗长和穗粒数。水稻对无芒稗的竞争力,以高秆大冠层株型最强,中秆中冠层株型次之,矮秆小冠层株型最弱。在无芒稗50株/m2干扰下,高秆大冠层株型水稻各产量因子下降不明显,而矮秆小冠层株型粳糯稻各产量因子显著下降,平均减产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