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4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我国长江流域籼稻品种选育进展及改良策略
    杨仕华, 程本义, 沈伟峰, 廖西元
    2004, 18(2): 89-93 . 
    摘要 ( )   PDF(219KB) ( )  
    根据对1986~200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长江流域籼稻品种选育在经过“八五”时期的徘徊之后,“九五”以来取得明显进展,平均产量水平比“七五”和“八五”时期提高了12%以上,同时稻米品质明显改善,但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种改良中,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提高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同时,在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前提下增加每穗粒数,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红莲型杂交水稻红莲优6号及其亲本苗期与分蘖期根系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熊建华, 陈学峰, 张义平, 朱英国, 李阳生,
    2004, 18(2): 94-98 . 
    摘要 ( )   PDF(1948KB) ( )  
    运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对红莲型杂交稻组合红莲优6号及其亲本(粤泰A、扬稻6号)、保持系(粤泰B)苗期、分蘖期根系的基因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之间差异表达基因远少于同一时期之间杂种与亲本差异表达基因,苗期和分蘖期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相近,但同一差异表达类型基因的数量有较大变化,分蘖期杂种表达单亲基因增多;互补表达基因可能对红莲优6号杂种优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MF1差异片段已通过Northern杂交验证;MF1片段克隆测序结果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序列查对,发现是新的cDNA序列。
    水稻品种五丰占2号的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
    杨长登, 王兴春, 李西明, 马良勇
    2004, 18(2): 99-103 . 
    摘要 ( )   PDF(1565KB) ( )  
    研究了五丰占2号的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及在回交世代中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用白叶枯病菌株浙173(Ⅳ型)接种,五丰占2号表现中抗,IRBB5表现抗;五丰占2号的白叶枯病抗性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基因效应分析表明,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隐性主效基因xa5控制的IRBB5对白叶枯病菌株浙173的遗传符合隐性主基因的分离比。对白叶枯病菌株浙173的抗性反应与xa5基因的PCR检测结果一致。在五丰占2号2/IRBB5 B1F1群体中,基因型Xa5Xa5与Xa5xa5的分离比为1∶1;在五丰占2号2/蜀恢162 B1F1群体中,白叶枯病抗性达到五丰占2号水平的植株数占群体总数的68.3%。如果要将IRBB5中的xa5基因与五丰占2号的微效基因聚合,用五丰占2号回交1次是必要的。
    云南野生稻资源考察及分布现状分析
    戴陆园, 吴丽华, 王 琳, 杨庆文, 汤翠凤, 余腾琼
    2004, 18(2): 104-108 . 
    摘要 ( )   PDF(190KB) ( )  
    利用现有资料,采用当地人员参与性考察调查方法,在2002年10月和2003年3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临沧地区16个县(市)的93个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考察核查。发现原先记载的93个野生稻分布点中只有30个点还存在野生稻,同时又发现了10个疣粒野生稻新分布点。现存野生稻分布点合计40个,其中普通野生稻1个点、药用野生稻2个点和疣粒野生稻37个点。这40个野生稻点分布于6个地区(州、市)16个不同的县(市),其中35个点集中分布在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2个县(市)。普通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约1 334 m2,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均约为334 m2,37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的面积变幅较大,从少量几丛到133 400 m2以上;分布面积不少于13 340 m2且密度在中等以上的分布点全省只有8个,这8个点中有4个分布在思茅地区的普洱县、墨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思茅市,2个点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龙陵县,还有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各有1个分布点。
    丹东杂草稻种子的耐冻能力和低温发芽特性研究
    陈惠哲, 玄松南, 王渭霞, 邵国胜, 孙宗修
    2004, 18(2): 109-112 . 
    摘要 ( )   PDF(172KB) ( )  
    为了解丹东杂草稻种子冬季在野外能存活的原因,将丹东杂草稻和对照品种越光的干种子在水中浸不同时间,后在-20℃下处理7 d,在25℃下发芽。对照品种越光在浸种1 h后冷冻处理,其种子的发芽率从98%降为4%,浸种时间延长到1.5 h已不能成苗,而丹东杂草稻种子在1 h浸种处理后,其发芽基本不受影响,甚至在3 h浸种处理后成苗率仍达2.3%。在不同低温下发芽试验中发现丹东杂草稻在11℃能发芽,杂草稻的发芽临界温度要比对照越光低。讨论了杂草稻种子抗冻的潜在价值。 
    粳稻台中65花药培养下的细胞学研究
    姚 焱, 卢永根, 刘向东, 冯九焕, 张桂权
    2004, 18(2): 113-118 . 
    摘要 ( )   PDF(2349KB) ( )  
    利用粳稻台中65作研究材料,采用活体小孢子观察及塑料半薄切片观察,对水稻花药培养下小孢子的发育命运及药壁组织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离体培养下小孢子发育类型可划分为四类:正常形态小孢子、脱分化小孢子、淀粉积累小孢子和液泡化小孢子。明确了脱分化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其显著特点是:核位置改变,细胞质重组。离体培养下花药壁发育特点为绒毡层首先降解,随后中层细胞膨大。预冷处理会抑制药壁绒毡层降解,同时促进中层细胞膨大,药壁此种变化有助于小孢子脱分化的发生。
    浙江跨湖桥遗址的古稻遗存研究
    郑云飞, 蒋乐平, 郑建明
    2004, 18(2): 119-124 . 
    摘要 ( )   PDF(1811KB) ( )  
    为了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稻作起源问题,对距今7 000~8 000年前的浙江省杭州市近郊新发现的跨湖桥遗址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和植物遗存调查。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显示,除第11层外,其他各层都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的硅酸体,而且硅酸体的形状较大,与现代栽培粳稻的相似。植物遗存调查显示,跨湖桥遗址中有大量的稻谷、稻米和谷壳等古稻遗存;其中,稻谷的长宽比为2.71, 稻米的长宽比为2.68,稻谷粒型与现代栽培稻的籼稻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可能是我国稻作起源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古稻可能是尚未完全分化的群体。
    水稻糯性突变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韩月澎, 徐明良, 严长杰, 陈秀兰,顾铭洪,
    2004, 18(2): 125-129 . 
    摘要 ( )   PDF(1244KB) ( )  
    比较了籼、粳两个糯性突变品种与原亲本品种淀粉的理化特性。糯性突变后除了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外,淀粉的糊化温度变高、胶稠度增大、RVA谱(rapid viscosity analyzer)参数下降。RVA谱参数降低的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消减值>回复值>冷胶粘度>热浆粘度>最高粘度>崩解值,表明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Wx位点对淀粉糊化特性和粘滞性是有影响的,存在多效性。同时,两个糯稻品种之间的RVA谱差异较大,其中崩解值和最高粘度差值均大于糯性突变对它们的影响,说明除直链淀粉外,支链淀粉也影响淀粉的理化特性。对Wx位点鉴定的结果显示扬辐糯4号wx基因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1位的碱基由原品种的G突变成了T,扬糯2号与其原品种相同(均为T);两个糯稻突变品种wx基因前导区的(CT)n微卫星重复序列与原品种相比都发生了变化。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及聚类分析
    任鄄胜, 汪秀志, 肖培村, 田彦华, 韩赞平, 韩 磊, 汪旭东, 
    2004, 18(2): 130-134 . 
    摘要 ( )   PDF(183KB) ( )  
    应用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2001~2002年四川省区试的14个水稻新品种(组合)的11个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关关系。在选出的8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和碾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1.6%;1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被归为4类,显示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不同,水稻品质育种首先应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中国主要稻米的粒型及其品质特性
    罗玉坤, 朱智伟, 陈 能, 段彬伍, 章林平
    2004, 18(2): 135-139 . 
    摘要 ( )   PDF(210KB) ( )  
    利用近3年全国各地的籼、粳稻稻谷样品5331份(其中籼稻谷3810份,粳稻谷1521份)的米质数据,对我国目前稻米的粒型及其相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籼稻品种的粒长主要有长粒和中粒两种,粒形则以中粒形为主,细粒形为辅;绝大多数粳稻品种的米粒属短、粗类型。籼稻的粒长、粒形均与其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粳稻的粒长、粒形与其主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相对较弱,且其性质也与籼稻的不尽相同。不同粒长组的平均整精米率也不同,其高低顺序是极短、短、中、长、极长,其中粳稻的极短粒与短粒两个类型间的整精米率无明显差别,但两者的整精米率与中粒的差异极显著;籼稻米各粒长组间整精米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对各类稻米的品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粳稻米总体的品质优于籼稻米,有近半数粳稻品种的米质达到了优质米标准,而籼稻仅有1/4达到优质米标准;籼稻米中,极长粒形及长粒形品种中达优质米标准的比率高于中粒形及短粒形的品种。
    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变化
    季本华, 朱素琴, 谢焕松,焦德茂
    2004, 18(2): 140-146 . 
    摘要 ( )   PDF(313KB) ( )  
    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膜脂不饱和指数(IUFA)下降。同时,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活性降低,叶黄素循环组分中紫黄质(V)含量增加,而单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的含量减少,表现为(A+Z)/(A+Z+V)比值下降。Arrhenius分析证明,VDE对低温和膜脂不饱和度都敏感。相关分析表明,类囊体IUFA分别与VDE活性、(A+Z)/(A+Z+V)和D1蛋白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粳稻9516相比,籼稻汕优63类囊体膜的IUFA较低,低温下类囊体膜脂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 VDE活性和(A+Z)/(A+Z+V)比值较低。
    杂交粳稻屉优418及其亲本灌浆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衰老之间的关系
    樊金娟,李雪梅, 徐正进, 张立军
    2004, 18(2): 147-150 . 
    摘要 ( )   PDF(162KB) ( )  
    以杂交水稻屉优418及其亲本屉锦和C418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后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衰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剑叶中ABA、GA1/3、ZR和IA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个材料的(GA1/3+ZR+IAA)/ABA的比值变化总的趋势也基本相同,前期较平稳,后期比值迅速下降。在生育后期,屉优418和C418的(GA1/3+ZR+IAA)/ABA比值下降速率较慢,与衰老相对较慢一致;而屉锦的(GA1/3+ZR+IAA)/ABA比值下降速率较快,与其衰老较快相一致。
    不同栽培措施下拔节期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模糊聚类分析
    薛利红, 曹卫星, 罗卫红
    2004, 18(2): 151-155 . 
    摘要 ( )   PDF(212KB) ( )  
    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密度、移栽叶龄、施氮量及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拔节期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栽培措施通过影响水稻拔节期群体生长特征而引起冠层反射光谱发生变化。增施氮肥、水层灌溉、减小栽插秧龄和增加密度都使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增加,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降低。用绿(560 nm)、红(660 nm)和近红外(810 nm)3个波段的反射率和比值植被指数为指标,用模糊聚类方法可以完全无误地区分开拔节期不同处理的水稻群体。说明通过光谱分析可以识别不同栽培措施和生长状况下的水稻群体。
    稻瘟病菌nit突变体的诱导及其生物学性状
    张传清, 周明国
    2004, 18(2): 156-160 . 
    摘要 ( )   PDF(189KB) ( )  
    将6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菌株分别在含60 g/L氯酸钾的MM培养基上培养40 d后,共得到11个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rate nonutilizing mutants,简称nit突变体),频率为1.42 %。比较了各nit突变体与亲本之间在无性和有性阶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所有的nit突变体均对氯酸钾产生了抗性。在YPSA平板上的生长速率、在TPSA平板上的产孢量和致病能力等重要的生物学性状都与亲本没有显著差异,交配型没有发生改变,但可交配菌株产子囊壳的能力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用nit作为遗传标记研究稻瘟病菌有关性状的遗传学。
    氮肥对稻株含水量和伤流液的影响及其与对褐飞虱为害耐性的关系
    吕仲贤, Sylvia VILLAREAL, 俞晓平, HEONG Kong luen,胡 萃
    2004, 18(2): 161-166 . 
    摘要 ( )   PDF(240KB) ( )  
    在实验室测定了不同含氮量稻株的含水量和叶鞘伤流液以及被褐飞虱为害后稻株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在温室监测和评价了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稻株对褐飞虱的耐性。结果表明,随着稻株含氮量的增加,稻株的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均显著增加,但叶鞘伤流液总量却明显减少。被高密度的褐飞虱若虫为害后,高氮肥施用量稻株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低于低氮肥施用量稻株的相对含水量。这些结果可能是高氮肥条件下稻株对褐飞虱为害的敏感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褐飞虱不同品系杂交子代抗药性和适合度的变化
    刘泽文, 韩召军, 张玲春
    2004, 18(2): 167-170 . 
    摘要 ( )   PDF(165KB) ( )  
    通过室内筛选得到了对甲胺磷具有极高水平抗性的抗性品系(抗性倍数198.63)。利用该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都明显地倾向于抗性品系,表明杂交子代的抗性水平有利于本地抗性的发展。通过建立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与敏感品系和田间种群相比,抗性品系及其与敏感品系、田间种群杂交子代的生物适合度都有显著下降,表明抗性品系及其杂交子代种群增长具有很大的不利性,从而减少了抗性虫源数量,有利于本地敏感性的回复。从褐飞虱迁飞、杂交子代抗药性及生物适合度变化的角度,讨论了迁飞扩散对褐飞虱的甲胺磷抗性发展的影响。
    多功能昆虫鸣声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及其在褐飞虱鸣声研究中的应用
    姚 青, 赖凤香, 傅 强, 张志涛, 程登发
    2004, 18(2): 171-175 . 
    摘要 ( )   PDF(404KB) ( )  
    建立了一套多功能昆虫鸣声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DAASIAS),该套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可以对昆虫鸣声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和各种时频分析,实现了昆虫行为观察与信号分析同步。DAASIAS首先运用在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 (Stal) 鸣声的采集和分析,结果证明该套系统性能稳定,为昆虫声通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需的技术平台。
    不同表面张力的杀虫单微乳剂药滴在水稻叶面的行为特性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2004, 18(2): 176-180 . 
    摘要 ( )   PDF(614KB) ( )  
    研究了浓度为0、50、100、200、500和1000 mg/L的杀虫单微乳剂药液在水稻叶面上的表面张力特性及展布情况。结果表明50~1000 mg/L的杀虫单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小于水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将0.05 mL药液点滴在水稻叶上的瞬间,接触角均为135°左右,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小,最终,药液中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的200、500和1000 mg/L的药滴在稻叶上完全展布。因表面张力大,稻叶上彼此靠近的0.05 mL水滴能聚合成大水珠,同样体积的杀虫单微乳剂500 mg/L的药滴,虽不能使它在点滴后立即展布,但能均匀地分布在水稻叶上。
    转抗除草剂基因水稻与亲本的稻米理化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沈希宏, 崔海瑞, 张慧廉 , 程式华,
    2004, 18(2): 181-183 . 
    摘要 ( )   PDF(142KB) ( )  
    对转抗除草剂基因水稻与原亲本稻米的理化特性和关键性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冷胶粘度等RVA谱特征值上两者有显著差异,但在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淀粉粘滞特性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等淀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在粗蛋白、粗脂肪、总灰分、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关键性营养成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水稻遗传转化操作过程中,T-DNA插入并未显著改变原亲本的上述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