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5-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实验技术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鉴定水稻品种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施勇烽,应杰政,王磊, 朱智伟,庄杰云
    2005, 19(3): 195-201 . 
    摘要 ( )   PDF(387KB) ( )  
    选用58个水稻微卫星标记,对目前应用较广的28份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比较了其中14个标记应用3.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6.0%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检测结果。研究表明,所应用的标记可将所有供试水稻材料区分开,不同标记的多态性检测能力差异较大;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高度一致,但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辨率较高、带型清晰,能更准确反映水稻材料间的差异。对于一般水稻材料而言,选用12个标记可将不同材料区别开的几率大于99.9%,但要区分遗传相似性较高的材料,则可能需挑选高多态性标记和(或)增加检测的标记数。
    水稻中结瘤素基因的同源基因研究
    王彦章,俞冠翘,朱家壁
    2005, 19(3): 202-208 . 
    摘要 ( )   PDF(228KB) ( )  
    以核酸数据库中检索到的75个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作为探针,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扫描分析。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有31个与结瘤素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基因,与相应的结瘤素基因比对,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至少在35%以上。这表明在水稻基因组中广泛存在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的同源基因。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 enod40、蔗糖合成酶基因和Rab基因与水稻中对应的同源基因比较分析表明,它们属于直向同源基因,可能来自于共同的祖先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豆科植物结瘤素基因受根瘤器官形成的需求而发生变异。然而,另有44个豆科结瘤素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未显示有同源性基因的存在,这些结瘤素基因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建立共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测可能是由于水稻中缺少了这些豆科结瘤素基因,导致水稻不能结瘤固氮。
    水稻品种抗瘟性表型与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相似性关系
    刘二明,肖一龙,易有金,庄杰云,郑康乐,罗峰
    2005, 19(3): 209-216 . 
    摘要 ( )   PDF(289KB) ( )  
    用6对RGA引物,即RGA1(XLRRfor/XLRRrev)、RGA2(XLRRinv1/XLRRinv2)、RGA3(NLRRfor/NLRRrev)、RGA4(NLRRinv1/NLRRinv2)、RGA5(Ptokin1/Ptokin2)和RGA6(Ptokin3/Ptokin4)对21个品种进行RGAPCR的DNA指纹分析。以相似系数0.72和田间叶瘟严重度阈值0.84分别聚类,21个水稻品种均可以分成5类。尽管类与类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抗谱广、抗性稳定或具持久抗瘟性的品种,能较好地聚为一类,如湘资3150、IR156、株两优02、ZR02。在6对引物中,RGA1和RGA2来自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含 LRR结构,RGA3来自于烟草N基因含LRR结构,上述3对引物比较适宜用于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遗传背景分析。
    应用近等基因系初步定位粳稻孕穗期的耐冷基因
    申时全,曾亚文,李绅崇,文国松,普晓英
    2005, 19(3): 217-222 . 
    摘要 ( )   PDF(195KB) ( )  
    在昆明低温冷害条件下对十和田×(十和田5/昆明小白谷BC4F5)的BC5F2群体进行了耐冷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显示,穗期耐冷性受贡献率较大的基因控制。用平均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164个SSR标记对十和田、昆明小白谷、近等基因系池(NILP)进行筛选,在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有2个SSR标记的扩增产物在十和田与昆明小白谷、NILP间有多态性。用这2个多态性标记对群体进行分子标记定位,单向方差分析表明RM31与耐冷基因连锁。再在RM31附近合成12个SSR标记在轮回亲本(RP)、近等基因系(NIL)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只有RM7452有多态性, 单向方差分析表明该标记与耐冷基因连锁。耐冷基因与RM7452、RM31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8 cM和8.0 cM,主穗结实率能解释表型变异的10.50%;实粒数能解释表型变异的5.10%。暂将这个耐冷基因定名为Ctb(t)。
    粳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分析
    刘金波,洪德林
    2005, 19(3): 223-230 . 
    摘要 ( )   PDF(226KB) ( )  
    调查了粳稻直立穗品种丙8979与弯曲穗品种C堡杂交组合的P1、P2、F1、F2四个世代(2002年)和P1、P2、F1、F2、F2∶3五个世代(2003年)的穗角和每穗颖花数的表型分布。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分离世代加不分离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共同控制。独立的2对主基因和多基因都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穗角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每穗颖花数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效率的因素
    李双成,王世全,尹福强,邹良平,起登风,江洪,李平
    2005, 19(3): 231-237 . 
    摘要 ( )   PDF(408KB) ( )  
    以3个籼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为对象,对农杆菌转化水稻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GL1和EHA105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转化和转化前菌体重悬对抗性愈伤率有显著影响;琼脂粉加倍和超净工作台上风干4 h的方法因能明显提高抗性愈伤率和分化率而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干燥培养方式;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或脯氨酸(Pro)可以提高分化率;壮苗时加入适量的NAA有利于壮根并提高移栽成活率。应用此农杆菌转化系统,获得了一批经PCR和点杂交鉴定的转基因植株。
    垄作栽培对寒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钱永德,李金峰,郑桂萍,吕艳东,郭晓红,孙长艳
    2005, 19(3): 238-242 . 
    摘要 ( )   PDF(172KB) ( )  
    以黑龙江省早熟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通过垄作栽培与平作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研究垄作栽培对寒地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不同栽培方式间有较大差异,供试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方式下其根系体积、干质量、根长及活力均存在明显不同。与对照(平作)相比,水稻(空育131)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根系发达,表现为根长增加、根系干质量增大,根量尤其下层根量增多,根系吸收面积增大,根冠比增大,产量提高。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
    易镇邪,屠乃美,陈平平
    2005, 19(3): 243-248 . 
    摘要 ( )   PDF(190KB) ( )  
    以6个两系杂交组合和2个三系杂交组合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的源库特性和再生稻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结果表明:(1)再生季LAI为头季的1/3左右,再生稻单茎叶面积约为头季稻的1/7~1/3,头季总库容约为再生季的1.5倍,再生稻粒叶比约为头季稻的1.5~2倍;(2)头季稻较大的粒叶比对高产有利;头季稻成熟期LAI较大、粒叶比较小、成熟期单茎鞘干质量较大、茎鞘物质输出率高,有利于再生稻的高产;(3)再生季齐穗期LAI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对高节位再生稻而言,齐穗期单茎叶面积与单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粒叶比与结实率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再生稻,特别是高节位再生稻,其源库关系属增源增产型;(4)陆18S/53159、康两优2054、培矮64S/E32和培两优500再生季产量较高,均在5200 kg/hm2以上。综合考虑再生季产量与两季总产,在2002年气候条件下,长沙地区最适于再生栽培的杂交稻是培矮64S/E32,其次是康两优2054和T98A/259。
    超高产杂交水稻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剑叶对高温的响应
    欧志英,林桂珠,彭长连
    2005, 19(3): 249-254 . 
    摘要 ( )   PDF(226KB) ( )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新育成的两个超级杂交水稻组合培矮64S/E32和两优培九的高温耐受特性。结果表明高温引起了光合效率降低,加重了光合光抑制。光化学、光合电子传递最适温度在28℃左右,光合碳同化的最适温度在35~40℃。高温下通过PSⅡ线性电子传递的能力几乎丧失(下降96.7%~100%),而PSⅡ光化学效率下降较少(8.8%~210%),暗示PSⅡ光合线性电子传递过程比光化学能转化对高温更敏感。超级杂交稻比对照汕优63更耐高温,其机理可能如下:一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时有更迅速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其抗氧化能力,减少了因过剩激发能积累引起活性氧产生、积累并伤害光合细胞;二是因为超级稻高温下有高效的叶黄素循环热耗散途径可以耗散过量的激发能; 三是因为超级稻在高温下有稳定的光合功能和较强的光合效率,较高的热稳定蛋白含量。
    控释氮肥调控水稻光合功能和叶片衰老的生理基础
    聂军,郑圣先,戴平安,肖剑,易国英
    2005, 19(3): 255-261 . 
    摘要 ( )   PDF(253KB) ( )  
    以杂交水稻组合八两优100和威优46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控释氮肥对水稻光合功能衰退和叶片衰老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控释氮肥对延缓早、晚稻功能叶的衰老和延长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均具有明显的效应。与施用尿素的处理相比,施用控释氮肥后,早、晚稻生育中、后期功能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的提高,且与尿素间的差异随着水稻生育进程而增大。不同时期控释氮肥处理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也均显著地高于尿素处理。此外,施用控释氮肥能显著地提高生育中、后期功能叶中的SOD、POD等活性氧清除酶的活性,降低功能叶中的丙二醛含量。施用控释氮肥对功能叶中的IAA、ABA含量具有明显的调控效果,早、晚稻各时期控释氮肥处理的IAA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尿素处理,而ABA含量显著地低于尿素处理。由于控释氮肥对水稻的上述调控机理,因而,在水稻上施用控释氮肥可以明显提高水稻产量。
    土壤铜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徐加宽,杨连新,王志强,董桂春,黄建晔,王余龙
    2005, 19(3): 262-268 . 
    摘要 ( )   PDF(243KB) ( )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号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铜含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土壤铜含量100、200 mg/kg处理对水稻株高、主茎总叶数、伸长节间数和抽穗期几乎没有影响,土壤铜含量达到400 mg/kg及其以上时,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株高显著变矮、主茎总叶数和伸长节间数显著变少、抽穗期显著推迟;(2) 土壤铜处理使水稻产量显著低于CK,且随着土壤铜含量的提高水稻产量下降幅度显著增大;(3) 土壤铜含量100、200 mg/kg处理使水稻减产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减少所致,土壤铜含量400 mg/kg及其以上处理使水稻减产是由于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共同减少所致;(4) 土壤铜处理使穗数减少主要是由于返青活棵慢、分蘖发生迟、高峰苗少所致,每穗颖花数减少主要是由于抽穗期单茎干物质量小和单位干物质量形成的颖花数少所致;(5) 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生物产量显著下降,经济系数呈下降趋势,但只有土壤铜含量达到800 mg/kg及其以上时经济系数才显著下降。
    铅污染对3个水稻品种种子活力的影响
    陈振华,张胜,胡晋,陈剑峰,郑昀晔
    2005, 19(3): 269-272 . 
    摘要 ( )   PDF(148KB) ( )  
    以3个水稻品种(嘉育293、嘉育948、协优963)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溶液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在存在质量性状(品种)的情况下,采用质量型与数量型正交多项式结合的方法对水稻种子活力指标进行回归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对铅毒害的敏感程度不同。在100~700 mg/L浓度条件下,铅对水稻幼苗根长和茎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但对根干质量和茎干质量却无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不同生理性状对铅的敏感程度不同。得到的回归预测方程能有效预测不同铅浓度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晚粳稻籽粒中砷、镉、铬、镍、铅等重金属含量的品种和粒位效应
    程旺大,张国平,姚海根,Peter DOMINY,王润屹
    2005, 19(3): 273-279 . 
    摘要 ( )   PDF(248KB) ( )  
    选用籽粒着粒密度差异较大的密穗型品种秀水63和散穗型品种秀水11,种植于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研究了晚粳稻籽粒中有毒重金属As、Cd、Cr、Ni、Pb含量的品种与粒位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的粒位间差异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As、Cd、Cr、Pb含量粒位间差异显著, Ni含量差异较小。穗上部籽粒As、Cd、Ni含量高于中部籽粒,穗下部籽粒最低,而Cr、Pb则正好相反。稻米中几种重金属含量与粒重的关系因重金属种类不同存在着差异,籽粒As、Cd、Ni含量与粒重呈正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粒重呈负相关。秀水63和秀水11不同粒位的籽粒灌浆模式存在差异,下位粒灌浆速率较低,使粒重较上、中位粒低,导致粒重有较大的粒位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与穗部着粒密度有关,秀水63明显大于秀水11。籽粒As、Cd、Ni含量与最大灌浆速率(GRm)呈正相关,与到达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poi)呈负相关,而Cr和Pb含量与以上两个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说明籽粒As、Cd、Ni的积累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模式,而Cr和Pb表现为不同的积累模式。
    综述与专论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程式华,曹立勇,陈深广,朱德峰,王熹,闵绍楷,翟虎渠
    2005, 19(3): 280-284 . 
    摘要 ( )   PDF(233KB) ( )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实验技术
    PCR一步法检测水稻蜡质基因第一内含子剪接供体+1位碱基
    毛兴学,肖昕,陈建伟,罗文永,刘彦卓,李晓方
    2005, 19(3): 285-287 . 
    摘要 ( )   PDF(146KB) ( )  
    报道了一种利用PCR快速检测水稻蜡质基因第一内含子剪接供体+1位碱基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一批广东籼稻材料。结果显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广泛用于育种筛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选择。
    研究简报
    以nit和抗药性为遗传标记研究稻瘟病菌的无性重组
    张传清,周明国
    2005, 19(3): 288-290 . 
    摘要 ( )   PDF(119KB) ( )  
    采用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rate nonutilizing mutants, nit)为遗传标记研究了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在无性重组过程中的遗传学。在DY23(nit1LR)×A73(nitMS)、A73(nitMS)×F42(nit1MR)和F42(nit1MR)×DY24(nitALR)3个配对组合中都检测到了无性重组体,重组频率分别为7.31%、14.00%和8.63%。大多数无性重组体都有较好的生长、产分生孢子能力和致病力,表明无性重组体有较高的适合度。这些结果说明由菌丝融合导致的无性重组在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群体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