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2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1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肖小余, 王玉平, 张建勇, 李仕贵, 荣廷昭
    2006, 20(1): 1-7 . 
    摘要 ( )   PDF(597KB) ( )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川省主推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DNA指纹图谱构建和品种鉴定研究。208对引物中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共123对,占所用引物的59.13%。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分析的多态性不同,第9、10染色体微卫星的多态性高于其他染色体,第12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最差,仅为46.15%。42份常用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聚类分析表明,恢复系和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均较狭窄,但恢复系和不育系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正相关。筛选出的各个亲本材料的特异引物或引物组合,能够将某个亲本材料与其他材料相区分。利用这些SSR引物建立了四川省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DNA指纹数据库,可以有效地解决杂交水稻及其杂交种的鉴定问题,以及有效地分析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从DNA指纹数据库中筛选出D优527的特异引物RM337、RM244和RM346,可以鉴定出D优527中的纯度,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在真伪性鉴定中将同一不育系配组的D优527和D优68区分开,说明微卫星鉴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可用于品种权保护和品种真伪性及纯度鉴定。
    水稻低丰度表达基因OsAMT1;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孙淑斌,李宝珍,胡江,徐国华
    2006, 20(1): 8-12 . 
    摘要 ( )   PDF(171KB) ( )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使用特异引物,对水稻中的低丰度表达基因OsAMT1;3进行了转录水平上的定量分析,成功建立了可检测低丰度表达基因的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获得的荧光定量PCR扩增曲线,基线平整,指数区明显,斜率大且固定;线性范围广,17~36个循环都能测出;稳定性、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仅为0.47%;标准曲线表明,循环阈值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对基因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缺氮条件下OsAMT1;3 与纯NH4+处理相比表达量增加4倍以上。
    转录因子OPBP1和OsiWRKY基因的超表达提高水稻的耐盐及抗病能力
    李南羿,郭泽建,
    2006, 20(1): 13-18 . 
    摘要 ( )   PDF(429KB) ( )  
    采用基因枪法将耐盐的OPBP1和抗病相关的OsiWRKY转录因子共转化入水稻材料秀水11,经PCR及分子杂交分析确认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并超量表达。抗病性测定表明,与未转基因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植株表现出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较好抗性。抗盐能力检测结果表明,在同等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生长较快,叶绿素含量和生物学产量都显著高于未转基因对照。上述结果表明,OPBP1和OsiWRKY基因在水稻中增强表达可以提高水稻的耐盐及抗病能力。
    水稻胚芽鞘长度与抗旱性的关系及QTL定位
    胡颂平,杨华,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梅捍卫,蔡润,李名寿,罗利军,
    2006, 20(1): 19-24 . 
    摘要 ( )   PDF(159KB) ( )  
    对由水稻品种珍汕97B和旱稻品种IRAT109构建的重组自交系195个株系的胚芽鞘长度及抗旱系数的研究表明,水分胁迫下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胚芽鞘长度与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2206**。应用由213个SSR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对控制胚芽鞘长度和抗旱系数的QTL进行了定位。检测到胚芽鞘长度和抗旱系数的主效QTL各为13个和5个,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为2.28%~22.65%;在第9染色体上两者的QTL出现在相同的分子标记区间(RM160-RM215)。检测到胚芽鞘长度和抗旱系数的互作位点分别为17对和3对,影响胚芽鞘长度的互作位点联合贡献率为5835%;影响抗旱系数的互作位点联合贡献率为11.93%。控制胚芽鞘长度和抗旱系数的QTL分别与其他研究中控制根系性状(深根干质量、根深、根长、根数等)的QTL位于相同的标记区间。
    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对株高表达的影响及其对GA3的敏感性
    程灿,吴跃进,刘斌美,童继平,吴敬德,张瑛,吴瑾华袁勤
    2006, 20(1): 25-30 . 
    摘要 ( )   PDF(222KB) ( )  
    对具有显性半矮秆基因的6对高矮秆近等基因系的株高表达特性进行了比较。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抑制了茎秆节间的伸长,矮秆系倒4~5、3、2、1节及穗长分别为高秆系的97.2%、53.3%、65.1%、61.9%和94.7%。通过对Y98149(突变体)和Y98148(野生型)在苗期和成株期对GA3反应的研究,发现Y98149较Y98148对外源赤霉素更敏感;内源赤霉素测定结果显示显性半矮秆突变体内源赤霉素含量较低,是野生型的78%。
    蜀恢881含玉米C4型pepc基因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及其光合特性
    何立斌,向珣朝,李季航,钟黎,张楷正,李平
    2006, 20(1): 31-35 . 
    摘要 ( )   PDF(215KB) ( )  
    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含玉米C4型pepc基因蜀恢881中筛选10株,利用53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发现与蜀恢881表现差异的位点仅有1~4个,相似度在95.15%以上,最高的达9903%。进一步对相似度为9903%的转育玉米C4型pepc基因蜀恢881的6个生长时期测定有关光合指标,表明6个时期的PEPC酶活性均比蜀恢881增强,PEPC酶活性值最大时期是拔节期,为1264.2 μmol/(mg·h),分蘖初期增加的幅度最大达到23.3倍;其净光合速率与蜀恢881相比,在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拔节期和始穗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拔节期最高,达到22.3%。研究表明通过杂交利用C4型pepc基因特征引物对C4型pepc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获得携有C4型pepc基因且与受体亲本遗传背景十分接近的籼型水稻材料,而且C4型pepc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下能够高水平表达和稳定地遗传。据此,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光合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和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考查相结合的筛选玉米C4型pepc基因水稻的技术体系;同时认为在拔节期进行转育C4型pepc基因水稻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和筛选的效果可能较理想。
    籼粳交杂种不同灌浆期稻米缬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
    张小明,石春海,叶胜海,吴建国,鲍根良
    2006, 20(1): 36-42 . 
    摘要 ( )   PDF(154KB) ( )  
    采用可以估算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累加效应和特定发育时期净遗传效应的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籼粳交稻米灌浆过程中缬氨酸含量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控制籼粳交稻米缬氨酸含量表现的基因在稻米多数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以颖花开花受精后第8~14天表达量最大。遗传率分析揭示缬氨酸含量在稻米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母体和细胞质普通遗传率及其相应的环境互作遗传率均较高,育种低世代进行单株选择可以提高稻米缬氨酸含量的育种效率。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浙38A、浙农8010A、金23A和中9308等4个亲本有利于增加籼粳交稻米的缬氨酸含量,其中浙38A受环境影响最小,可应用于配制高缬氨酸含量的杂交稻新组合。
    不同籼稻颖果发育及其结构与品质性状
    熊飞,王忠,陈刚,王珏
    2006, 20(1): 43-46 . 
    摘要 ( )   PDF(861KB) ( )  
    比较了两个籼稻品种颖果的发育,籽粒的主要品质性状以及胚乳淀粉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等特性。结果表明: 扬稻6号的主要品质性状优于湘早籼33;在开花后前期扬稻6号干物质积累速率较慢,但在后期较快,淀粉充实度较高; 淀粉胚乳细胞内存在两种淀粉体,即单粒淀粉体,直径2.4~8.0 μm,平均4.7 μm;复合淀粉体,即由多个单粒淀粉体结合而成,直径5.7~19.5 μm,平均9.7 μm。湘早籼33单粒淀粉体多数为椭圆形或圆球形,大小差异较大,排列疏松,变异系数较大;扬稻6号胚乳单粒淀粉体基本为晶体多面形,发育良好,大小较为一致,排列紧密,变异系数较小。胚乳背部淀粉体的发育和排列结构优于腹部和中部。胚乳垩白的出现是由于淀粉体发育不良、排列疏松所致,而淀粉体的充实又与灌浆物质的输入途径紧密相关。
    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王琳, 戴陆园,吴丽华,杨庆文, 徐福荣, 余腾琼,汤翠凤
    2006, 20(1): 47-52 . 
    摘要 ( )   PDF(128KB) ( )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抽穗期根系有关性状及根碳氮比的影响
    陈改苹,朱建国,庞静,程磊,谢祖彬,曾青
    2006, 20(1): 53-57 . 
    摘要 ( )   PDF(133KB) ( )  
    在FACE (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实验平台上,采用水培的方法观测了抽穗期水稻根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根生物量、根体积和根冠比极显著增加且不定根明显增多、变粗。高CO2浓度显著降低了根中N含量,而C含量变化不明显,导致碳氮比极显著增加。基于单位根质量的根系活力在CO2浓度增加条件下极显著降低,养分吸收效率的降低可能是根中N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与蒸煮食味品质
    沈鹏,金正勋,罗秋香,金学泳,孙艳丽
    2006, 20(1): 58-64 . 
    摘要 ( )   PDF(151KB) ( )  
    选用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有显著差异的4个粳稻品种,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蒸煮食味品质关系进行了研究。 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间籽粒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灌浆前、中后期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灌浆不同时期淀粉积累速率上。籽粒灌浆过程中,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中ADPG焦磷酸化酶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无差异,但淀粉分支酶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劣质品种明显早于优质品种,而且优质品种灌浆中、后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酶活性。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味度值、RVA谱特性间的相关性和程度因灌浆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与味度值间的相关均不显著,但灌浆前期和中、后期的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分支酶的活性与味度值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选择灌浆前期酶活性低或灌浆后期酶活性高的材料,将有利于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源库特征与结实特性的分析
    赵步洪,王朋,张洪熙,朱庆森,杨建昌,
    2006, 20(1): 65-72 . 
    摘要 ( )   PDF(799KB) ( )  
    以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和两优培九及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源、库、流特征及其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的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产量明显高于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汕优6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籽粒中蔗糖合成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的活性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且上述各酶的活性与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谷粒充实度和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扬两优6号和汕优63的单位维管束和韧皮部的颖花负荷、现实产量负荷、总库容负荷显著小于两优培九,且负荷越大的组合结实率就越低,充实度也就越差。扬两优6号单位面积韧皮部的物质转运速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和汕优63。表明扬两优6号具有源足、库强、流畅的特点,这是它结实率高和籽粒充实度好的生理基础。
    全程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殿平,曹海峰,张俊宝,金学泳
    2006, 20(1): 73-78 . 
    摘要 ( )   PDF(144KB) ( )  
    以超级稻东农423为试验材料,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表层施肥及无肥4个处理,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包括分蘖消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动态变化,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味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促使水稻生育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的产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的趋势;各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无肥>表施>全层施>全程深施的趋势;3)全程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戴平安,郑圣先,李学斌,聂军,易国英,袁迪仁,黄科延
    2006, 20(1): 79-83 . 
    摘要 ( )   PDF(262KB) ( )  
    在田间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穗肥氮施用比例对两系杂交水稻氮素吸收、籽粒氨基酸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两系杂交早稻施N 180 kg/hm2,30%作穗肥、70%作基肥的稻谷产量最高,比施N 180 kg/hm2 10%作穗肥和施N 120 kg/hm2 30%作穗肥两个处理均增产6.2%。晚稻在施N 210 kg/hm2条件下,仍以30%作穗肥处理的稻谷产量最高。3个施氮量平均,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氮肥利用效率表现为30%作穗肥<20%作穗肥<10%作穗肥。与其他氮素穗肥比例处理比较,氮肥30%作穗肥、70%作基蘖肥的分配方案能提高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0.09~0.38个百分点,其中又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增加较多,赖氨酸次之;且稻米产量、总氨基酸积累量和必需氨基酸积累量分别增加5.4%~27.5%、5.4%~30.4%、15.1%~36.0%。
    水稻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主要种群结构及对纹枯病和恶苗病菌的拮抗性
    李斌,谢关林,吕意琳,郝晓娟,罗金燕,刘波,李雯
    2006, 20(1): 84-88 . 
    摘要 ( )   PDF(115KB) ( )  
    于1998~2004年对采自浙江、江苏、福建和云南省的756份稻株和稻种样本进行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研究。被分离的1015个菌株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测定后,选出代表菌株74个连同5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FAME)进行测试, 鉴定出Bacillus属5个种及其他3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具有很好的纹枯病和恶苗病拮抗能力,但来自短小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极少数菌株在条件适宜时能与其他病原菌一起引起水稻褐斑,从这些种筛选生防菌株时应充分考虑其风险。
    稻田土壤多年生杂草种子库研究
    吴竞仑, 周恒昌
    2006, 20(1): 89-96 . 
    摘要 ( )   PDF(151KB) ( )  
    对江苏省仪征市连年稻麦两熟轮作稻田土壤多年生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类、繁殖方式、分布及萌发等特性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眼子菜、矮慈姑、野荸荠、水莎草、扁秆藨草等5种多年生杂草种子和块(球)茎主要分布在0~15 cm耕作层内,并以营养繁殖为主。种子萌发主要在土壤表层,块(球)茎萌发在0~15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饱和至薄水层最有利于萌发。同时阐述了种子和块(球)茎的寿命,以及免耕和水旱轮作对稻田多年生杂草种子库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上海地区四个水稻品种抗虫特性与螟害的关系
    罗举,张孝羲,翟保平,郭玉人
    2006, 20(1): 97-101 . 
    摘要 ( )   PDF(259KB) ( )  
    研究了上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的代表性栽培品种秀水04和3个当前推广品种(寒优香晴、98110、花育1号)对螟虫(主要指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抗性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三化螟和二化螟对4个品种的为害率存在着显著差异,秀水04 的抗螟性明显高于其他3个近期品种。植株的组织学特征中,维管束间距大小与品种的螟虫侵入率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秀水04的维管束间距显著小于其他3个品种;在无机化合物分析中硅的含量也以秀水04最高。
    研究简报
    水稻籼粳交DH群体白叶枯病抗性的QTL定位
    杨长登,曾大力,马良勇,季芝娟,郭龙彪,李西明,钱前
    2006, 20(1): 102-104 . 
    摘要 ( )   PDF(113KB) ( )  
    以中抗白叶枯病的粳稻品种春江06、感病品种TN1及其DH群体为材料,接种白叶枯病菌浙173后,考察了该DH群体的白叶枯病抗性,并进行了数量性状座位(QTL)分析。共检测到控制白叶枯病的3个QTL(qBBR1、qBBR31和qBBR7),分别位于第1、3和第7染色体上,其中第3染色体上的qBBR31和第7染色体上的qBBR7加性效应为正值;而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qBBR1为负值,3个QTL的总效应达54.4%。春江06中不存在白叶枯病抗性主基因,它的抗性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其中在第3和第7染色体上分别有1个QTL。
    CecropinB与Xa21基因共表达提高转基因水稻白叶枯病抗性
    于彦春,张光恒,郭龙彪,曾大力,赵艳,胡兴明,黄大年,钱前,
    2006, 20(1): 105-108 . 
    摘要 ( )   PDF(220KB) ( )  
    为了探明CecropinB与Xa21这两种不同抗病途径的基因单独或共表达后的田间抗白叶枯病表现,利用农杆菌转化技术,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单独和共表达后的植株。利用PCR等分子鉴定技术,证明这两个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Xa21和CecropinB均能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且Xa21的抗病性较CecropinB明显。Xa21和CecropinB基因共表达后的植株的抗病性比单基因的更强,说明将不同抗性机制的基因共表达,可以在育种上利用以提高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基于无毒基因序列的稻瘟病菌指纹类型与致病型的关系初探
    王建飞,鲍永美,李培富,张红生
    2006, 20(1): 109-112 . 
    摘要 ( )   PDF(194KB) ( )  
    基于已克隆的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序列和基因组序列,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对不同来源的31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得到13个指纹类型。同时将31个菌株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7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2个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上接种鉴定其致病型,分析菌株指纹类型与致病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病菌的指纹类型与基于日本单基因鉴别品种划分的致病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
    水稻品种RP1976-18-6-4-2对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
    黄凤宽,韦素美,梁广文 ,黄所生,蒋显斌,罗善昱,李青
    2006, 20(1): 113-115 . 
    摘要 ( )   PDF(156KB) ( )  
    对水稻品种RP1976-18-6-4-2进行褐飞虱和稻瘿蚊的抗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孟加拉型及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它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稻瘿蚊中国Ⅱ型和中国Ⅳ型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盐碱胁迫对水稻源库与产量的影响
    张瑞珍,邵玺文,童淑媛,汪恒武,齐春燕,孙长占,
    2006, 20(1): 116-118 . 
    摘要 ( )   PDF(107KB) ( )  
    采用盆栽法,对2个盐碱敏感性不同的水稻品种89-45(耐盐碱)和吉农大10号(不耐盐碱),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不同盐碱浓度的盐碱土中的表现进行了研究。盐碱胁迫导致叶面积系数变小,不耐盐碱品种较耐盐碱品种下降的趋势更明显; 盐碱胁迫降低了水稻有效分蘖数,最终导致产量下降,胁迫越大,产量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