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艺婷, 谢可冉, 高逖, 崔克辉. 水稻分蘖期干旱锻炼对幼穗分化期高温下穗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3): 277-289. |
[2] |
郑广杰, 叶昌, 朱均林, 陶怡, 肖德顺, 徐亚楠,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和胚芽葡萄糖供应差异与胚芽存活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 172-184. |
[3] |
杨奇欣, 赖凤香, 何佳春, 魏琪, 王渭霞, 万品俊, 傅强. 不同抗感水稻品种对褐飞虱胁迫的高光谱响应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81-90. |
[4] |
肖乐铨, 李雷,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转cry2A*/bar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苗期生长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47-358. |
[5] |
程玲, 黄福钢, 邱一埔, 王心怡, 舒宛, 邱永福, 李发活. 籼稻材料570011抗褐飞虱基因的遗传分析及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244-252. |
[6] |
马兆惠, 石一涵, 程海涛, 宋文雯, 路连吉, 刘仁广, 吕文彦. 水稻种子胚形态与胚乳组成对稻米留胚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265-275. |
[7] |
林聃, 江敏, 苗波, 郭萌, 石春林. 水稻高温热害模型研究及其在福建省的应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307-320. |
[8] |
罗举, 杨素文, 贝文勇, 余军伟, 唐健, 刘淑华.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329-336. |
[9] |
何佳春, 何雨婷, 万品俊, 魏琪, 赖凤香, 陈祥盛, 傅强. 温度对褐飞虱天敌黄腿双距螯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3): 318-326. |
[10] |
王洋, 张瑞, 刘永昊, 李荣凯, 葛建飞, 邓仕文, 张徐彬, 陈英龙, 韦还和, 戴其根. 水稻对盐胁迫的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2): 105-117. |
[11] |
徐青山, 黄晶, 孙爱军, 洪小智, 朱练峰, 曹小闯, 孔亚丽, 金千瑜, 朱春权, 张均华. 低温影响水稻发育机理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2): 118-130. |
[12] |
罗举, 唐健, 王爱英, 杨保军, 刘淑华. 基于重组酶介导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的褐飞虱快速鉴定方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1): 96-104. |
[13] |
张娟, 牛百晓, 鄂志国, 陈忱. 水稻胚乳发育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4): 326-341. |
[14] |
潘阳阳, 陈宜波, 王重荣, 李宏, 黄道强, 周德贵, 王志东, 赵雷, 龚蓉, 周少川. γ-氨基丁酸和2-乙酰-1-吡咯啉代谢通路在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2): 121-129. |
[15] |
马银花, 李萍芳, 董文静, 易松望, 杨芳, 杜波, 金晨钟. 水稻抗性蛋白OsRRK1抗褐飞虱机理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6): 512-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