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明亮, 曾细华, 沈雨民, 罗世友, 胡兰香, 熊文涛, 熊焕金, 吴小燕, 肖叶青. 籼粳亚种间育性位点分型及籼粳杂交稻育性位点模式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 386-396. | 
																																																																																																																																																
																					| [2] | 吕宙, 易秉怀, 陈平平, 周文新, 唐文帮, 易镇邪.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小粒型杂交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 422-436. | 
																																																																																																																																																
																					| [3] | 刘慧敏, 周杰强, 胡远艺, 田妍, 雷斌, 李建武, 魏中伟, 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 160-171. | 
																																																																																																																																																
																					| [4] | 梁楚炎, 巫明明, 黄凤明, 翟荣荣, 叶靖, 朱国富, 俞法明, 张小明, 叶胜海. 基因编辑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1-12. | 
																																																																																																																																																
																					| [5] | 侯本福, 杨传铭, 张喜娟, 杨贤莉, 王立志, 王嘉宇, 李红宇, 姜树坤. 利用龙稻5号/中优早8号RIL群体定位粒形QTL[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13-24. | 
																																																																																																																																																
																					| [6] | 易晓璇, 刘玮琦, 曾盖, 罗丽华, 肖应辉.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72-80. | 
																																																																																																																																																
																					| [7] | 吴玉红, 李艳华, 王吕, 秦宇航, 李杉杉, 郝兴顺, 张庆路, 崔月贞, 肖飞. 陕南稻区紫云英稻草联合还田配施减量氮肥协同提升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628-641. | 
																																																																																																																																																
																					| [8] | 邹宇傲, 吴启侠, 周乾顺, 朱建强, 晏军. 孕穗期杂交中稻对淹涝胁迫的响应[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6): 642-656. | 
																																																																																																																																																
																					| [9] | 肖乐铨, 李雷, 戴伟民, 强胜, 宋小玲. 转cry2A*/bar基因水稻与杂草稻杂交后代的苗期生长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47-358. | 
																																																																																																																																																
																					| [10] | 杨晓龙, 王彪, 汪本福, 张枝盛, 张作林, 杨蓝天, 程建平, 李阳.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3): 285-294. | 
																																																																																																																																																
																					| [11] | 陈丽明, 杨陶陶, 熊若愚, 谭雪明, 黄山,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开放式主动增温对双季优质籼稻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66-177. | 
																																																																																																																																																
																					| [12] | 张佳, 王慧杰, 何正权, 刘文真. 农杆菌介导的籼稻9311和华占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213-224. | 
																																																																																																																																																
																					| [13] | 裴峰, 王广达, 高鹏, 冯志明, 胡珂鸣, 陈宗祥, 陈红旗, 崔傲, 左示敏. 敲除OsNramp5基因创制低镉优质粳稻新材料的应用评价[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16-28. | 
																																																																																																																																																
																					| [14] | 袁洋, 敖和军, 周仲华, 应杰政, 张健, 倪深. 水稻杂种偏分离位点SegD8的精细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37-44. | 
																																																																																																																																																
																					| [15] | 杨陶陶, 邹积祥, 伍龙梅, 包晓哲, 江瑜, 张楠, 张彬. 开放式增温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6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