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丁正权, 潘月云, 施扬, 黄海祥. 基于基因芯片的嘉禾系列长粒优质食味粳稻综合评价与比较[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 397-408. |
[2] |
刘慧敏, 周杰强, 胡远艺, 田妍, 雷斌, 李建武, 魏中伟, 唐文帮. 水稻小粒不育系新组合卓两优1126的高产特征[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2): 160-171. |
[3] |
景秀, 周苗, 王晶, 王岩, 王旺, 王开, 郭保卫, 胡雅杰, 邢志鹏, 许轲, 张洪程. 穗分化末期-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33-47. |
[4] |
吴子牛, 何丽梅, 熊莹, 陈凯瑞, 杨志远, 孙永健, 吕旭, 马均. 氮素穗肥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影响及其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48-56. |
[5] |
易晓璇, 刘玮琦, 曾盖, 罗丽华, 肖应辉.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早籼稻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1): 72-80. |
[6] |
黄亚茹, 徐鹏, 王乐乐, 贺一哲, 王辉, 柯健, 何海兵, 武立权, 尤翠翠. 外源海藻糖对粳稻品系W1844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 379-391. |
[7] |
王雨, 孙全翌, 杜海波, 许志文, 吴科霆, 尹力, 冯志明, 胡珂鸣, 陈宗祥, 左示敏. 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抗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qSB-9TQ、qSB-11HJX改良南粳9108的抗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25-132. |
[8] |
姚姝, 赵春芳, 陈涛, 路凯, 周丽慧, 赵凌, 朱镇, 赵庆勇, 梁文化, 赫磊, 王才林, 张亚东. 低谷蛋白半糯型粳稻营养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特征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2): 178-188. |
[9] |
裴峰, 王广达, 高鹏, 冯志明, 胡珂鸣, 陈宗祥, 陈红旗, 崔傲, 左示敏. 敲除OsNramp5基因创制低镉优质粳稻新材料的应用评价[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16-28. |
[10] |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赵凌, 姚姝, 周丽慧, 赵春芳, 张亚东, 王才林.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低谷蛋白香粳稻新品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55-65. |
[11] |
王颖姮, 陈丽娟, 崔丽丽, 詹生威, 宋煜, 陈世安, 解振兴, 姜照伟, 吴方喜, 卓传营,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施氮量对优质稻“福香占”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1): 89-101. |
[12] |
魏晓东, 张亚东, 宋雪梅, 陈涛, 朱镇, 赵庆勇, 赵凌, 路凯, 梁文化, 赫磊, 黄胜东, 谢寅峰, 王才林. 高产粳稻品种南粳晶谷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6): 611-622. |
[13] |
徐云姬, 唐树鹏, 简超群, 蔡文璐, 张伟杨, 王志琴, 杨建昌. 多胺与乙烯对水稻籽粒灌浆、粒重和品质的调控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27-335. |
[14] |
沈泓, 姚栋萍, 吴俊, 罗秋红, 吴志鹏, 雷东阳, 邓启云, 柏斌. 灌浆期不同时段高温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2, 36(4): 377-387. |
[15] |
唐文帮, 李凡, 张桂莲, 邓化冰, 王峰, 明兴权. 水稻高收获指数不育系选育实践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6): 519-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