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宽宇1  展明飞1  陈静1  王志琴1  杨建昌1  赵步洪2,*. 不同氮肥水平下结实期灌溉方式对水稻弱势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8, 32(2): 155-168. | 
																																																																																																																																																
																					| [2] | 朱宽宇, 展明飞, 陈静, 王志琴, 杨建昌, 赵步洪. 不同氮肥水平下结实期灌溉方式对水稻弱势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8, 1(1): 155-168. | 
																																																																																																																																																
																					| [3] | 殷春渊,王书玉,刘贺梅,薛应征,张栩,王和乐,孙建权,胡秀明,李习军. 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粳稻新稻18号强、弱势籽粒灌浆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5): 503-510. | 
																																																																																																																																																
																					| [4] | 陈培峰1 ,董明辉1,2 ,*,顾俊荣1,惠锋3,乔中英1,杨代凤1 ,刘腾飞1. 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6): 715-722. | 
																																																																																																																																																
																					| [5] | 付景,徐云姬,陈露,袁莉民,王志琴,杨建昌*.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3): 302-310. | 
																																																																																																																																																
																					| [6] | 唐瑭,谢红,吕冰, 梁建生,. 植物激素对杂交稻籽粒灌浆及蔗糖合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2): 182-188       . | 
																																																																																																																																																
																					| [7] | 马荣荣,许德海,王晓燕, 禹盛苗,金千瑜,欧阳由男,朱练峰.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株形特征与竞争优势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21(3): 281-286       . | 
																																																																																																																																																
																					| [8] | 黄升谋, 邹应斌. 水稻强弱势籽粒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差异[J].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4): 374-376       . | 
																																																																																																																																																
																					| [9] | 吕川根, 宗寿余, 赵凌, 王才林, 孙永华, 邹江石.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4): 339-342       . | 
																																																																																																																																																
																					| [10] | 陶龙兴, 王熹, 黄效林. 内源IAA对杂交稻强、弱势粒灌浆增重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17(2): 149-155       . | 
																																																																																																																																																
																					| [11] | 沈 波 , 王 熹 . 两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的根系生理活性[J].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16(2): 146-150       . | 
																																																																																																																																																
																					| [12] | 陶爱林,周文华.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11(2): 107-112       . | 
																																																																																																																																																
																					| [13] | 徐仁胜 陶龙兴,俞美玉,王 熹. 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11(2): 124-128       . | 
																																																																																																																																																
																					| [14] | 徐仁胜,陶龙兴,俞美玉,王 熹. 亚种间杂交水稻协优413开花灌浆特性的比较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10(3): 147-152       . | 
																																																																																																																																																
																					| [15] | 顾世梁,惠大丰,朱庆森.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10(3): 129-1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