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科学
• • 下一篇
赵春芳1 罗 磊2 赵庆勇1 庄丽华2 管 菊1 陈 涛1 朱 镇1 张亚东1* 王才林1*
关键词: [目的]探究两个优良食味超级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及根系形态变化的特性, 为明确品种的耐旱稳产特性及节水栽培技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南粳5718和南粳3908为材料, 在2023和2024年设置淹水灌溉(W0)、轻度间歇灌溉(W1)、重度间歇灌溉(W2)三种灌溉方式, 比较叶色、分蘖数、株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等性状差异, 并分析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与W0相比, W1下南粳5718的产量及构成因素无显著差异, 而南粳3908产量在两年间分别降低了15.3%和12.5%, 穗数和千粒重也显著降低。W2下两品种产量及部分构成因素显著降低, 其中南粳5718产量两年平均减少9.4%, 南粳3908产量两年平均减少21.3%。W2下两品种的分蘖数、茎蘖成穗率以及茎叶干物质积累量、输出与转化率显著降低, 其中W1下南粳5718的积累与转运表现最高。两品种的叶片SPAD值随节水程度增加而降低, 尤其是灌浆后期表现更为明显。与W0相比, 南粳3908在两种节水灌溉条件下, 各根系形态指标均显著下降, 而南粳5718仅在W2下, 根尖数、总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 灌浆后期水稻株高、叶色、根系形态指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南粳5718在轻度节水灌溉下能够维持较高产量, 表现出更好的节水效应, 而南粳3908对节水灌溉表现较敏感, 产量稳定性较差。合理的间歇灌溉通过改善水稻的株型、叶色和根系形态等关键指标, 有效维持了南粳5718的产量稳定。本研究为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的]探究两个优良食味超级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及根系形态变化的特性,
赵春芳, 罗 磊, 赵庆勇, 庄丽华, 管 菊, 陈 涛, 朱 镇, 张亚东, 王才林. 节水灌溉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形成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0,(): 1-. , DOI: 10.16819/j.1001-7216.2025.250309.
推荐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 http://www.ricesci.cn/CN/10.16819/j.1001-7216.2025.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