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闫浩亮, 王松, 王雪艳, 党程成, 周梦, 郝蓉蓉, 田小海. 不同水稻品种在高温逼熟下的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 2021, 35(6): 617-628. | 
																																																																																																																																																
																					| [2] | 李盼盼, 朱玉君, 郭梁, 庄杰云, 樊叶杨. 利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的近等基因系精细定位水稻粒长微效QTL qGL1.1[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2): 125-134. | 
																																																																																																																																																
																					| [3] | 孟峰, 张亚玲, 靳学慧.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ta及其同源基因的检测与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2): 143-149. | 
																																																																																																																																																
																					| [4] | 朱安东, 孙志超, 朱玉君, 张荟, 牛小军, 樊叶杨, 张振华, 庄杰云. 应用剩余杂合体衍生群体定位水稻粒重粒形QTL[J]. 中国水稻科学, 2019, 33(2): 144-151. | 
																																																																																																																																																
																					| [5] | 杨雪芹, 陈婷婷, 赵霞, 张彩霞, 杨永杰, 符冠富, 陶龙兴. 赤霉素与多效唑协同影响超级稻甬优12产量形成的作用途径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6, 30(1): 53-61. | 
																																																																																																																																																
																					| [6] | 王琳琳, 陈玉宇, 郭梁, 张宏伟, 樊叶杨, 庄杰云. 水稻第1染色体qTGW1.2区域粒重组分性状QTL的剖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5, 29(3): 232-240. | 
																																																																																																																																																
																					| [7] | 郭旻,李荣德,姚健,朱娟,范祥云,王伟,汤述翥,顾铭洪,严长杰*.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基因RL3(t)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28(5): 458-464. | 
																																																																																																																																																
																					| [8] | 王军1 ,杨杰1 ,徐祥2 ,朱金燕1 ,范方军1 ,李文奇1 ,王芳权1 ,仲维功1,*. 水稻千粒重基因TGW6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利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28(5): 473-478. | 
																																																																																																																																																
																					| [9] | 陈俊宇,王凯,龚俊义,樊叶杨,黄得润,庄杰云*. RFT1与Hd1所在区间对水稻抽穗期、株高和千粒重的作用[J].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2): 117-121. | 
																																																																																																																																																
																					| [10] | 罗炬#,邵高能#,魏祥进,陈明亮,唐绍清,焦桂爱,谢黎虹,胡培松*  . 一个控制水稻株高QTL qPH3的遗传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26(4): 417-422. | 
																																																																																																																																																
																					| [11] | 程式华,曹立勇,庄杰云,吴伟明. 关于超级稻品种培育的资源和基因利用问题[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3): 223-228       . | 
																																																																																																																																																
																					| [12] | 郭媛, 程保山  洪德林,. 粳稻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恢复系卷叶性状QTL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3): 245-251       . | 
																																																																																																																																																
																					| [13] | 沈 波,  蒋靓, 於卫东, 樊叶杨, 庄杰云,. 水稻苗期盐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QTL分析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3): 319-322       . | 
																																																																																																																																																
																					| [14] | 邵高能.唐绍清.焦桂爱.罗 炬.唐 傲,胡培松. 稻米蒸煮品质性状的QTL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1): 94-94~98    . | 
																																																																																																																																																
																					| [15] | 余守武,樊叶杨,杨长登,李西明. 水稻第1染色体短臂粒长和粒宽QTL的精细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22(5): 465-4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