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科学-最新录用 最新录用 http://www.ricesci.cn zh-cn http://www.ricesci.cn/CN/1001-7216/current.shtml http://www.ricesci.cn 1001-7216 <![CDATA[<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left;"> 全基因关联分析(GWAS)鉴定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候选基因<span></span> ]]> http://www.ricesci.cn/CN/abstract/abstract3110.shtml 【目的挖掘水稻氮高效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揭示其分子机制和遗传效应,是当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NUE)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方法为了鉴定与水稻NUE相关的变异位点和候选基因,我们搜集了190份亚洲稻为关联群体。通过过滤筛选出3,934,195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N1,90 kg/hm2)和正常氮(N2,180 kg/hm2)水平的氮处理,成熟期调查水稻剑叶叶宽在低氮和正常氮处理下响应的表型数据,结合FarmCPU和M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通过植株在响应不同氮水平下的叶宽表型数据,计算该群体在低氮和正常氮水平下的剑叶宽表型比值Q(N1/N2),Q值呈现正态分布的特征。对Q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12条染色体共鉴定了100个显著位点,确定了39个候选QTLs,包括已克隆NUE相关基因OsNR1.2OsNAC42。进一步鉴定了候选基因OsNR1.2OsNAC42的优异单倍型和潜在的优势单倍型组合,为水稻NUE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结论本研究利用GWAS和单倍型分析,揭示了水稻剑叶叶宽在不同氮处理下的遗传基础,鉴定了与NUE相关的候选QTLs和基因,包括OsNR1.2OsNAC42。通过组合单倍型分析,鉴定了两个基因的优势单倍型组合,为水稻NUE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 <![CDATA[麦/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http://www.ricesci.cn/CN/10.16819/j.1001-7216.2020.9049 【目的】探明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麦/油后直播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优质三系杂交稻宜香优2115,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麦、油茬田同步开展试验,处理完全一致。主区为麦/油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即不施氮对照(N0)、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比例分别为1:0:0:0(N1)、3:3:2:2(N2)、2:2:3:3(N3),测定了直播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及籽粒产量。【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方式下,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稻主要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齐穗后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及稻株氮素利用效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麦/油茬杂交稻中后期的氮素积累量、茎鞘和叶片的氮素转运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其中,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秸秆不还田分别提高了34.96%/28.76%、2.52%/2.61%和31.91%/22.30%。同时,油菜秸秆还田下直播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和产量较麦秆还田表现更好,籽粒产量提高481kg/hm2(5.22%)。M1N2处理、M0N3处理下,直播杂交稻各阶段的氮素积累速率明显加大,促进结实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向穗部转运,成熟期稻株氮素积累量优势明显且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麦/油茬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表观利用率分别达17.87kg/kg/17.85kg/kg、67.27kg/kg/71.28kg/kg、74.93%/75.05%),最终实现高产。【结论】在麦/油-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N2氮肥管理,可有效提高直播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增加籽粒产量,尤以油菜秸杆还田的效果更好。

]]>
<![CDATA[剪根处理对不同秧龄杂交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http://www.ricesci.cn/CN/abstract/abstract2629.shtml 以超级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旱育秧方式育苗,设置不同秧龄(25 d和40 d)和幼苗伤根处理(整株根系剪1/3、剪2/3、全部剪除,以不剪根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以研究根系损伤后(0~48 h和1~29 d)的生理响应、物质积累、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的特性。结果表明,剪根后不同秧龄秧苗受影响的程度及反应速度不同,秧苗地上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了明显峰值,伤根程度越大,峰值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早;25 d秧龄的幼苗在剪根后的生理抗性及恢复能力均明显优于40 d秧龄的幼苗。从剪根程度来看,不同秧龄下,剪根1/3处理对幼苗生长甚至有一定促进作用,25 d秧龄下,剪根1/3处理在剪根处理后22 d,根系长度、表面积、地上部、根系干重以及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同时该处理氮素积累显著高于对照;40 d秧龄下,整个时期的根系表面积均随剪根程度的增大而减小,剪根1/3处理在剪根处理后22 d,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处理后29 d,地上部、根系干重、根系长度、氮素积累量以及含氮率均大于对照。而伤根程度较大不仅会导致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受阻,同时会严重抑制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为水稻移栽秧苗伤根对秧苗返青成活及前期生长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